448、震惊朝野的“性贿赂”(5k)(第2页)
不是,我想吃的不是饭啊……赵都安弱弱地想,正要点头应下,忽然眼角余光注意到远处石板路尽头,有小太监急匆匆迈着小碎步,捧着拂尘奔来。
见陛下与他在一起,忙一个急刹,远远地喊道:
“启禀陛下,袁公有要事求见!”
袁立来了?这个时候求见?赵都安诧异。
难道是得知了皇室获胜,所以前来贺喜?恩……若是下层官员还有可能,但以“清流党魁”的咖位,不至于如此谄媚……
能被袁立称为“要事”的,想必不小……纷杂念头起伏不定,赵都安拱手道:
“袁公必有正事,陛下去接见吧,臣自己去转转。”
徐贞观却淡淡道:“一起随朕去见袁公吧。”
……
御书房。
当赵都安与女帝一同返回,刚坐下没一会,外头走廊就传来脚步声,身披有别于绯袍的青色对襟御史大夫官服的袁立站在门口,恭敬道:
“臣,冒昧叨扰陛下。”
在他身后,老熟人御史陈红一声不吭,弯腰九十度。
“进来吧,赐座。”
女帝坐于铺着明黄绸布的桌案后,笑容温和,立即有宫人赐座,赵都安则站在她身旁。
“多谢圣恩。”
袁立落座,陈红恭敬站于后头,大青衣抬头看见朝自己微笑的赵都安,也不禁点了点头,道:
“臣进宫前,得知赵少保力挫青山莽夫,可喜可贺。”
“袁公客气了。”赵都安微笑,“些许小胜,倒劳烦袁公祝贺。”
徐贞观微笑地直入正题:
“袁公突然入宫,想必不是为祝贺吧。”
袁立面色稍显认真起来,道:“臣确有一事上奏,请陛下过目!”
他从袖中,将那封文书双手呈上,赵都安看了眼,dna动了,极为熟稔地走过去接过,转呈给贞宝。
恩,上辈子当牛马的时候,类似的行为几乎成为本能。
你还挺贴心的……徐贞观看了他一眼,纤纤玉指翻开文书,只看了两眼,她一张晴朗的面容陡然一沉,涌起蕴怒,眉峰挑起如铁钩,继而抬起眸子,死死盯着袁立:
“竟有此事?!”
袁立对女帝的怒火毫不意外,高声道:“确有此事!”
“啪!”
徐贞观将文书摔在桌上,因比武获胜带来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见赵都安茫然不解,她压抑住发火的冲动,对他道:
“你也看看吧。”
什么事啊,这么大反应,等会葵水都气出来了……赵都安心中嘀咕,捡起文书展开阅读,旋即他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与其说是文书,不如说是一封弹劾奏折,所弹劾之人,赫然是京城勋贵,六安侯。
是的,一名侯爷!
对于这名侯爷,赵都安不算熟,但也见过两面,此人本是勋贵后代,因与皇室联姻,在勋贵圈子里乃是与皇
室相对亲近的,玄门政变时未曾参与,后来女帝登基,这个六安侯也算安分。
去年新政颁发时,六安侯开始频频运作,试图在京城内住持新政的一个新衙门,即:“新政司”内谋个差事。
女帝考察后,认为六安侯虽能力并不出众,颇为平庸,但还算可靠。
加上新政司也需要给勋贵们一点汤喝,便准了他在里头当差,也的确没出什么岔子。
年初时,因虞国整顿吏治,废掉了一大批冗官,需要委派新的地方官,来推动新政,所以这个六安侯,最近几个月负责这部分工作,却不想,突然遭到弹劾。
罪名:受贿卖官!
翻译人话,就是六安侯利用职务之便,收了地方的好处,将新官员的任免当成了生意。
赵都安看到这里,还不觉意外,等看到其卖官涉及的地域,才明白女帝愤怒的真相:
建成道!
“朕要听细节。”徐贞观眉目如电,盯着袁立。
站在袁立身后的御史陈红迈步走出,恭敬行礼:
“启禀陛下,此弹劾乃淮水道一名巡按御史秘奏,送到臣手中后,因觉兹事体大,先行核实,见却有疑点才呈送给袁公。”
陈红先解释了由来,才讲述了细节过程:
“年后,因建成道地方官员任免迟迟未定下人选,陛下曾派遣六安侯南下,前往建成道考察地方,六安侯途径淮水道时,被当地一名五品官员接待,请了秦淮名妓惜春姑娘作陪。
六安侯对那妓子一见倾心,颇为喜爱,据说因此在当地留恋数日,而后才继续南下执行公务。”
“而几乎同时,那惜春姑娘突被当地一名姓杨的富商赎了卖身契,娶回家中……可月余之后,这位惜春姑娘却改名换姓,出现在了六安侯的私宅中……而建成道新任知府的人选,也被敲定为那名五品官……”
好家伙,好家伙……赵都安在旁边听得啧啧称奇。
如何还不明白,这是一手典型的“性贿赂”?
虞国律法规定,官员不得赎卖妓女伶人,却对旁人转赠不加限制。故而民间滋生出“倒口袋”的行径。
即:某位官员看上一个姑娘,往往会由一名商贾将其赎身,然后再私人转赠给这位官员。
眼前这就是个典型操作。
赵都安甚至肯定,能运作到知府这个等级的品秩,绝对不是一个花魁足够的,肯定还输送给了六安侯大笔银子。
而且大概率是一笔天文数字。
可一个五品的地方官,哪里出得起这么多银子?赵都安略一思忖,就想出来答案:
淮水士族!
“……陛下,”袁立缓缓开口,神态凝重:
“此事若为真,以那五品官身,决然卖不通六安侯,臣怀疑,是背后有淮水道的某些宗族暗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