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虎作伥十万菜团

451、赵都安:那就打断双腿,留一口气吧(5k)(第3页)

 其手下的确有个厉害的江湖打手,唤作什么‘荣爷’的,只是我从不曾见过,方才一时仓促也没想起。”

 漕帮……类似我上辈子历史上青帮那种帮派?恩,与京城的红花会相仿的地下势力?

 贺小楼……有点耳熟,来的时候看的资料提过,但篇幅不多……

 赵都安没想到,自己来此,遇到的第一个麻烦,既不是漕运总督宁则臣,也不是地方豪族,更不是老对手靖王父子,而是一个漕帮头头……类似杜月笙那种?

 行吧。

 “漕帮既向宁总督俯首帖耳,如何突然做这等事?”赵都安好奇道。

 宁夫人摇头苦涩道:

 “妾身也不知,只能等进了城,问了我家老爷才知晓。也幸亏得少保搭救,否则……”

 说着,就要垂泪。

 赵都安笑了笑:“本官此来便是为了助宁总督一臂之力,何须说谢?倒是本官来迟一步,让夫人受惊了。”

 这时,依偎在母亲身旁,豆蔻年华,脸上还带着少许的婴儿肥,模样与母亲颇为相似的少女眼睛忽闪,大着胆子道:

 “你就是那个赵使君么?我爹常说起你。”

 “哦?总督大人说我什么?”赵都安好奇。

 宁夫人面色微变,急忙要呵斥,天真烂漫的少女却已心直口快,洋洋得意道:

 “爹说你厉害,做赘婿都比他强,爹只做了娘的赘婿,京城的赵使君做了陛下的赘婿。”

 宁夫人尴尬的无地自容,一张脸腾地红了:“不是……小女年幼口不择言……”

 赵都安哈哈大笑,起身感受着船只扬帆起航,推门离去,望向远方隐约可见城池,心道:

 倒也是个妙人。

 ……

 ……

 建宁府。

 漕运衙门官署所在气势恢宏,比知府衙门都要更气派许多,在民间更有漕台的称呼。

 官署后衙,一座满是江南水乡建筑风格的院落内,灰色的瓦片,白色的墙壁,以及艳丽的花草包围的天井中。

 漕运总督宁则臣在舞剑。

 宁则臣年岁已有五十,却并无老态,体魄强健,黑发浓密,鬓角修理整齐,容貌端正,既有文人的儒雅,又不乏身居高位养成的官威。

 此刻他只穿一身宽松的练功服,手中一柄剑沾满了水,舞动起来,呼啸破风,虎虎生威。

 一套剑法到最后,沉沉劈出,湿漉漉的剑刃卷起一片片花瓣,花坛中的草木都随着剑风倾倒。

 “大人好雅兴。”一名文吏打扮的中年人走进来,笑着说。

 宁则臣收剑归鞘,有

些感慨地拿起桌上的毛巾擦拭汗湿的脖颈,感慨道:

 “老了,退步太多,要知我年轻时,曾一度想做游侠,后来带水兵,练了些许军中功夫,虽没什么修行的天资,却也算好手,如今……也就只能给人舞剑观赏了。”

 文吏打扮,实则为总督幕僚,兼“师爷”的中年人笑笑:

 “大人如今的位置,可比区区游侠利国利民千万倍?”

 “呵,说的好听,但处处掣肘,看似大权在握,却没几个可用之人,又哪里比游侠快意?”宁则臣叹息一声,问道:

 “夫人的行程有消息么?”

 温师爷说道:“按上次送来的信儿,算着日子,这两日也该到了。”

 “要我说,夫人就该带着孩子在临封多住一段,这建宁府不太平啊,结果非要回来。”

 “数月不见,夫人想必也是惦念大人,家人团聚总归是好的。”

 宁则臣点了点头,问道:“说正事吧。”

 “是关于新政在沈家的田亩丈量上受阻的事……沈家没有公开出面,但明显是威胁了那些佃农,一直在抵抗……”温师爷汇报道。

 他手中没有带任何纸张文字,只凭借记忆,却将整个事件细节说的分毫不差。

 宁则臣安静听着,面色不善,等听完才冷哼一声:

 “沈家乃是本地第一大族,其余宗族都看着沈家怎么和朝廷打擂台呢。这样,你派人找一下城中的帮派泼皮,不要让官府官差出面,只要这群帮派之人如此这般……”

 温师爷无奈道:

 “总督,咱们终归是官府,您也是堂堂漕运总督,用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只怕会落人话柄,给朝中的官员弹劾。”

 宁则臣不屑道:

 “弹劾?一群朝中蝇营狗苟之辈,加上一群只会瞎叫唤的言官,除了在陛下耳根子旁嘤嘤狂吠,还能做什么?有什么用?

 一个个讲究君子手段,哼,都是一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无用清流,嘴上说的好听,事情能办成么?

 就按我说的办,随便他们弹劾去。咱们如今这位陛下虽是女子,却是个有主意的,自然会替我挡下来。”

 温师爷只好点头:“行吧……”

 就在这时候,忽然院子外头一名吏员急匆匆跑进来,禀告道:

 “总督大人,漕帮贺小楼遣人送来信函,指明要您亲自过目。”

 ……

 排版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