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虎作伥十万菜团
484、被查房的君臣二人(5k)(第2页)
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尽力维持罢了。
“李彦辅最近,安分的过分。”
袁立忽然开口,阳光从殿外照进来,他瘦长的影子斜斜落在光洁的地砖上。
须发皆白的董太师看了他一眼:
“今日朝会上,一些唱衰的人,应是他暗中安排。”
袁立目光深邃,望向殿外:“我指的,不是这些朝堂上的小手段。”
董太师心头咯噔一下:“你是说,他可能……”
袁立摇了摇头,笑了笑:
“或许是我想太多了,以李彦辅的性格,眼下想的大概还是如何押宝,才能利益最大化,若帝位当真换人来坐,他又如何谋求安稳渡劫。
不,或许淮水李家,早已同时押宝不同藩王也不一定。”
董太师眯起眼睛,盯着他:
“那你呢?你袁立又是否相信,陛下能回来,稳住大局?”
袁立淡淡一笑,迈步往外走,没有予以回答。
董太师望着他离去,殿内空荡的只剩他一人,这位当朝帝师沉默良久,闭上了眼睛。
袁立提醒自己,要提防李彦辅。
可……袁立此人,以及其背后的清流党,就真的可以相信吗?
……
……
李彦辅走出皇宫,在下人搀扶下,钻入马车,返回相国府。
一路上,他都闭目假寐,节省体力。
从今年开春起,李彦辅的身体便不好,以往一些身体上的老毛病频频发作,分明年岁比董玄小了不少,但精气神,却一年不如一年。
起码他在外人眼前,是这样的。
回到府邸后,李彦辅在下人服侍下宽衣解带,脱下朝服,换上了宽松的他最喜欢的那件红色的袍子,旋即前往书房,翻看公文。
“老爷,该喝参汤了。”
书房门被推开,一名三十余岁的妇人眉眼恭顺,端着参汤走进来。
将其放在书房的桌上。
李彦辅放下书册,抬眼看了她下,点了点头,拿起勺子一口口喝着。
这名妇人乃是当朝相国的一房妾室,李彦辅正妻死去多年,亦鲜少纳妾,这名第三房妾室,乃是他曾经的一名“学生”。
其人从不争宠,低调温顺,虽没什么名分,却深受年迈的李彦辅喜爱,连小阁老在这位不争不抢的妾室前,都不敢造次。
“还有事么?”李彦辅一边喝参汤,一边询问。
小名”小玥”的妾室轻声道:“应龙来了。”
“叫他进来吧。”
“好。”
小玥走出去,俄顷,书房门开。
年近四十,容貌阴气颇盛的小阁老李应龙领着一名随从仆人,跨进门槛:
“父亲,家里来人了。”
话落,他身后那名扮做仆从,实则为淮水道李氏宗族家仆的中年男人噗通跪下:
“小人奉族中之命,来给相爷递话。”
淮水李氏,乃李彦辅背后的世家大族。
“说。”
“是,家里带话说,靖王、慕王皆已入淮水,不日将抵京,恳请相爷为家族荣辱安危考虑……若能把控朝堂,控制京师,待诸王抵京,方可待价而沽,为李氏再,谋百年存续……”
书房中,相国父子安静听完了这名家仆的口信。
“知道了,出去吧。”李彦辅没有表情地摆了摆手。
家仆又磕了个头,起身走出房间。
“父亲,动手吧,如今局势危机,若等诸王大军攻入京师,一切就晚了。”
李应龙显得有些激动,“且不说家里,单单是底下的人,这些日子也躁动不安,若您再不点头,只怕……”
李彦辅冷眼看他:“是你在躁动吧?”
李应龙额头冷汗沁出,糯糯不能言语,偏生这会,他突然一咬牙,鼓起胆气:
“父亲!这一年来,女皇帝屡次敲打我们,底下当真是人心涣散,咱们一忍再忍,女皇帝势力也不断做大,如今她也失踪了,估摸着是回不来了。
哪怕真回来,没了天人修为,她还有几分胜算?
这虞国的天,定是要换了,有诸王在,咱们李家当不成皇帝,但谋个从龙之臣,总归是大有可为……
您若不做,旁人也会做,如今城里那些位高权重的几个,谁敢担保他们不存着一样的心思?我们得尽快下手啊,若晚了,一切就完了!”
李彦辅面无表情拂袖:“出去。”
李应龙咬牙苦劝:
“父亲,您还在犹豫什么?之前薛神策在城内,胜算还不大,可如今他也出城去了。
只要您点头,禁军里金吾卫,千牛卫两位统领都会策应,再加上咱们在京内这些年豢养的死士,控制如今的朝堂轻而易举……”
“出去!”
李应龙叹息一声,跺脚离开。
书房内,只剩下一身红袍,系白色腰玉的李彦辅端坐,眼睛盯着书桌上,一只装饰用的巴掌大的小刀,出神许久。
……
……
就在城内人心惶惶,暗流汹涌,所有人都还以为女帝仍在逃难的时候。
京城南门外,宽阔的官道上,一辆马车逆着人流,朝城门进发。
赵都安借助易容面具,再次更改了容貌,这会扮做车夫,一边挥鞭,一边望着路上的车马,道:
“陛下,真的要低调进城吗?”
车厢内,恢复修为后,服用了易容丹暂时改变了面貌的徐贞观盘膝打坐,闻言淡淡道:
“朕既已回来,便也不急于一时露面。先悄然入城,了解情况,再回宫才好。你当初从滨海道抓捕庄孝成回京,不也一样?”
不是,你和我比干啥……赵都安无奈。
女帝晋级后,赶路奇快,虽说这个世界的天人做不到“朝游沧海暮苍梧”,无法做到千里瞬息即至。
但御剑飞行,可无视地理阻碍,仍旧大大缩短了回京时间。
君臣一路疾驰,没有在临封停留,于天亮前抵达京城附近,女帝却要求低调入京,先摸清楚情况再说。
“李彦辅最近,安分的过分。”
袁立忽然开口,阳光从殿外照进来,他瘦长的影子斜斜落在光洁的地砖上。
须发皆白的董太师看了他一眼:
“今日朝会上,一些唱衰的人,应是他暗中安排。”
袁立目光深邃,望向殿外:“我指的,不是这些朝堂上的小手段。”
董太师心头咯噔一下:“你是说,他可能……”
袁立摇了摇头,笑了笑:
“或许是我想太多了,以李彦辅的性格,眼下想的大概还是如何押宝,才能利益最大化,若帝位当真换人来坐,他又如何谋求安稳渡劫。
不,或许淮水李家,早已同时押宝不同藩王也不一定。”
董太师眯起眼睛,盯着他:
“那你呢?你袁立又是否相信,陛下能回来,稳住大局?”
袁立淡淡一笑,迈步往外走,没有予以回答。
董太师望着他离去,殿内空荡的只剩他一人,这位当朝帝师沉默良久,闭上了眼睛。
袁立提醒自己,要提防李彦辅。
可……袁立此人,以及其背后的清流党,就真的可以相信吗?
……
……
李彦辅走出皇宫,在下人搀扶下,钻入马车,返回相国府。
一路上,他都闭目假寐,节省体力。
从今年开春起,李彦辅的身体便不好,以往一些身体上的老毛病频频发作,分明年岁比董玄小了不少,但精气神,却一年不如一年。
起码他在外人眼前,是这样的。
回到府邸后,李彦辅在下人服侍下宽衣解带,脱下朝服,换上了宽松的他最喜欢的那件红色的袍子,旋即前往书房,翻看公文。
“老爷,该喝参汤了。”
书房门被推开,一名三十余岁的妇人眉眼恭顺,端着参汤走进来。
将其放在书房的桌上。
李彦辅放下书册,抬眼看了她下,点了点头,拿起勺子一口口喝着。
这名妇人乃是当朝相国的一房妾室,李彦辅正妻死去多年,亦鲜少纳妾,这名第三房妾室,乃是他曾经的一名“学生”。
其人从不争宠,低调温顺,虽没什么名分,却深受年迈的李彦辅喜爱,连小阁老在这位不争不抢的妾室前,都不敢造次。
“还有事么?”李彦辅一边喝参汤,一边询问。
小名”小玥”的妾室轻声道:“应龙来了。”
“叫他进来吧。”
“好。”
小玥走出去,俄顷,书房门开。
年近四十,容貌阴气颇盛的小阁老李应龙领着一名随从仆人,跨进门槛:
“父亲,家里来人了。”
话落,他身后那名扮做仆从,实则为淮水道李氏宗族家仆的中年男人噗通跪下:
“小人奉族中之命,来给相爷递话。”
淮水李氏,乃李彦辅背后的世家大族。
“说。”
“是,家里带话说,靖王、慕王皆已入淮水,不日将抵京,恳请相爷为家族荣辱安危考虑……若能把控朝堂,控制京师,待诸王抵京,方可待价而沽,为李氏再,谋百年存续……”
书房中,相国父子安静听完了这名家仆的口信。
“知道了,出去吧。”李彦辅没有表情地摆了摆手。
家仆又磕了个头,起身走出房间。
“父亲,动手吧,如今局势危机,若等诸王大军攻入京师,一切就晚了。”
李应龙显得有些激动,“且不说家里,单单是底下的人,这些日子也躁动不安,若您再不点头,只怕……”
李彦辅冷眼看他:“是你在躁动吧?”
李应龙额头冷汗沁出,糯糯不能言语,偏生这会,他突然一咬牙,鼓起胆气:
“父亲!这一年来,女皇帝屡次敲打我们,底下当真是人心涣散,咱们一忍再忍,女皇帝势力也不断做大,如今她也失踪了,估摸着是回不来了。
哪怕真回来,没了天人修为,她还有几分胜算?
这虞国的天,定是要换了,有诸王在,咱们李家当不成皇帝,但谋个从龙之臣,总归是大有可为……
您若不做,旁人也会做,如今城里那些位高权重的几个,谁敢担保他们不存着一样的心思?我们得尽快下手啊,若晚了,一切就完了!”
李彦辅面无表情拂袖:“出去。”
李应龙咬牙苦劝:
“父亲,您还在犹豫什么?之前薛神策在城内,胜算还不大,可如今他也出城去了。
只要您点头,禁军里金吾卫,千牛卫两位统领都会策应,再加上咱们在京内这些年豢养的死士,控制如今的朝堂轻而易举……”
“出去!”
李应龙叹息一声,跺脚离开。
书房内,只剩下一身红袍,系白色腰玉的李彦辅端坐,眼睛盯着书桌上,一只装饰用的巴掌大的小刀,出神许久。
……
……
就在城内人心惶惶,暗流汹涌,所有人都还以为女帝仍在逃难的时候。
京城南门外,宽阔的官道上,一辆马车逆着人流,朝城门进发。
赵都安借助易容面具,再次更改了容貌,这会扮做车夫,一边挥鞭,一边望着路上的车马,道:
“陛下,真的要低调进城吗?”
车厢内,恢复修为后,服用了易容丹暂时改变了面貌的徐贞观盘膝打坐,闻言淡淡道:
“朕既已回来,便也不急于一时露面。先悄然入城,了解情况,再回宫才好。你当初从滨海道抓捕庄孝成回京,不也一样?”
不是,你和我比干啥……赵都安无奈。
女帝晋级后,赶路奇快,虽说这个世界的天人做不到“朝游沧海暮苍梧”,无法做到千里瞬息即至。
但御剑飞行,可无视地理阻碍,仍旧大大缩短了回京时间。
君臣一路疾驰,没有在临封停留,于天亮前抵达京城附近,女帝却要求低调入京,先摸清楚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