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长安城震动,这是…世族的天下!(第3页)

 “我要【孙子兵法】,我要当大将军。”

 书店被挤爆门槛,无数买书声不断传来。

 “好好好,都有都有。”

 书店掌柜笑的合不拢嘴,这样的盛况,已经是将近十几年没曾出现了,真不容易。

 正当他准备吩咐伙计卖书时,视野余光,却发现陇西李氏专属暗卫朝他们走了过来。

 书店掌柜心中一凛。

 立马放下手中所有动作,等待那人到来。

 暗卫走进书店,凑在他的耳边,轻声低语几句话便就此离开。

 书店掌柜听到吩咐,眼眸瞪大。

 旋即立刻如临大敌般让伙计们别开店,今天书都不卖,就此关门。

 “怎么回事啊?掌柜怎么关门了?”

 “掌柜的,我的【诗经】还没买呢。”

 “掌柜的开门,开门呐,家里孩子急得等书读呢!”

 “为什么突然不卖书了?刚才那个人对你说了什么啊?掌柜的快快开门!别闹了!”

 无数百姓用力的拍着书铺大门。

 拍的梆梆作响。

 他们心中焦虑。

 他们心中,也彻底的….慌了!

 现在科举的政令刚刚下来,本就是冲刺阶段,可是现在为什么没有书卖了?

 这算是怎么回事
 



 许多读书人心中蛰伏许久的火焰,因为此次科举再次燃烧起来,而现在却仿佛风被抽走了,火焰终有燃烧殆尽时刻,他们现在就处于火势不断褪减。

 读书人们堆积在书铺门前,谁都不愿意离去,毕竟这些年,他们等的就是这一次机会。

 前朝开科举,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不少百姓开始读书,天下出现了寒门子弟这个说法。

 而后,前朝灭亡。

 刚刚兴起的寒门子弟,一下子又掉回了冰窟窿。

 从大唐建国一直到现在,选拔官员仍就是举孝廉一类说法,但是这十几年里,百姓中的寒门子弟虽然有减少,可并没有灭亡,寒门读书人的种子一直都在。

 毕竟,有前朝前车之鉴,许多读书人因为考取功名发达,带着自己家族成为新的世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其威风!

 这道通往人上人的阶梯,曾经被打开过,有无数人苦苦等待着再一次的打开。

 就如同那一句话,如果我没有见过光明,可以一直忍受黑暗,但是光明曾经照耀过天下,自然的,有无数人都会怀念光明。

 当那抹光明再次出现,将牢牢抓住。

 所以大炎科举出现时,哪怕跋山涉水,大多数读书人也会跑去参加,他们不想当底层了,不想当下人。

 去跋山涉水,去经历一路上生死之考验,去那大炎,参加科举,只为博得….那一线人上人机会!

 许多读书人,都是含着泪去大炎。

 若不是大唐没机会,他们怎么会背井离乡想着去大炎?

 而现在,大唐也随后公布科举,令他们喜极而泣。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书铺,关门了….

 不只是这间书铺。

 短短一炷香时间,就像是共同说好的一样,全长安城的书铺都关门了。

 “安天铺的书铺关门了,朱雀街那边的也关门了。”

 “哎,我刚从知礼铺过来,安天铺这边也关门了吗。”

 “该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所有书铺都关门了。”

 这些读书人,极为震惊。

 他们不敢相信,诺大的长安城,书铺无数,竟然有一天会没书可买。

 有的读书人不信邪,从城东跑到城西,从城南跑到城北,跑的腿都快断了,就期盼能够找到开门的书铺。

 可是。

 他们全部失望。

 “为什么会这样!掌柜开门啊!”

 “快点开门,我有钱!很多钱!”

 各处都有读书人,疯狂拍打书铺大门。

 有的书铺掌柜受不了这么多哄声,便对读书人们说书卖完了,让他们去别处书铺,别在他家书铺门口扎堆。

 而这番措辞,读书人们怎么会信?!

 他们亲眼所见,书铺里面有极多诗书摆放着,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有,怎么可能会没了?

 完全是睁眼说瞎话。

 读书人们极度不甘心。

 反而拍打书铺大门更凶。

 朱雀街这边。

 更有甚者,直接闯进书铺,但是里面有五姓七望家族安排保护的家卫,牛高马大,手持枪刃凶狠至极。

 加之读书人们孱弱无力,再加上知道自己私闯民宅,本就理亏,更加不敢强抢眼前书籍了。

 “走吧,我家书铺的书,说卖完就卖完了,赶紧去别处,如果闯进来,死了….那就怪不得谁了。”

 掌柜的冷哼一声,让人把闯进来的读书人全部赶出去,伴随着剧烈关门声,便彻底隔绝百姓们望向书的目光。

 “我看出来了,那些护卫的,是世
 

家的人,是世家在阻止我们读书!”

 “可恶,又是他们,真当大唐是他们的天不成?”

 “好不容易有了科举,他们世家的人有书可读,而我们出身疾苦,就注定一辈子要做底层人吗?这不公平!”

 “哼,商人低贱,我看他们,就是想趁着科举前夕在卖出高价,狠狠挣上一笔,这已经是触犯朝廷律法,我们去告他们!”

 “对对对,让朝廷作主。”

 一群读书人嚷嚷着,前往官府报官。

 .….…….….….….

 皇城。

 太极宫。

 一沓沓长安城各地的书铺折子,递到李世民的书桌上。

 是一沓沓,如指甲盖般厚度。

 “该死,怎么会这样!”

 “这些世家,五姓七望,他们料想科举定是陛下的人看守考场,科举做不了假,就关闭全城书铺,竟….反抗的如此离谱。”

 “那些世家,是什么时候不声不响掌握整个长安城书谱的?”

 “离谱,离谱至极!科举颁布,天下却无书可读,这若是不尽快解决,科举势必会成为一个笑话,朝廷也将会成为一个笑话啊,陛下!”

 长孙无忌满脸焦急,也很气愤。

 此时此刻。

 李世民脸色也是极为难看。

 就在刚才,他还在召集长孙无忌等人,为行动雷厉风行,让世家们无法反应过来而沾沾自喜。

 料想科举政令因为快速,而毫无阻碍下达,长安城百姓皆知,此已成为既定之事,世家无法阻拦。

 很好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