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2页)

 “是,大人。”老钱头答应了一声,走到铁炉子的前边,一边烤火一边说道,“赤城那边有了消息,我不来一趟,心里实在是不放心。”

 “有了消息,”李刚一愣,连忙问道,“什么消息?”

 “朝廷那边有决断了。”老钱头带着几分兴奋的说道。

 “是吗?说来听听。”李刚给老钱头倒了一碗热水,笑着说道,“咱们的赏赐定下来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咱们的的事情怕还要等一等。”老钱头苦笑着说道,“是上面当官的事情定下来了,朝廷这次震怒,所以搞出了一个大事情。”

 “什么大事?”李刚连忙追问道。

 “朝廷准备将宣府、大同、山西三镇联合在一起。”老钱头面容严肃的说道。

 “三镇总督?”李刚眼睛一亮说道。

 三镇联合在一起,巡抚肯定是不够用了,一定要总督才行,而且还要是那种厉害的总督。李刚迫不及待地追问道:“可是杨嗣昌?”

 “大人如何得知?”老钱头诧异的抬起头问道。

 “上次听马大人说过一句。”李刚摆了摆手说道,实际上不是马宽告诉他的,而是知道了上次的事情之后,他回来搞了一本书自己查到的。

 杨嗣昌任三镇总督,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李刚还查了一下他的资料。

 不得不说,这是一位明朝末年的名臣。万历三十四年的举人,万历三十八年三甲第一百九十六名,可以说科举的名次并不是很好。

 第一个官职是杭州府的教授,后来做了南京国子监的博士,户部福建司主事,户部员外郎等职。

 可以说没有主任过地方,也没有军事经验。

 一直到天启七年崇祯皇帝继位,杨嗣昌与他的父亲杨鹤才先后被启用,在这个时候他才开始接触军事。

 崇祯四年,杨鹤在陕西三边军务上招抚农民军失败,标志着大明对农民军的怀柔政策失败,杨鹤直接被下大狱论死。

 杨世昌闻讯之后三次请求辞职,以待父罪。崇祯皇帝赦免了杨鹤的死罪,没有让杨世昌辞职,温言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