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沉默的老刀
第229章 难能可贵(第3页)
加上今日杜亦熵未能出席,使得卢文峰误以为许宁是一位从海外归来的年轻教导,而非一名在校组员。
在那个年代,选择放弃国外机会回到祖国贡献力量的行为确实令人敬佩。这也就是为什么卢文峰会对许宁抱有如此高度评价的原因所在。
卢文峰对歼7飞机了如指掌,再加上之前对下颌式进气道的研究,让他仅用四十分钟就消化了许多的技术资料。
“小许啊,你的研发真是出乎我的预料,太棒了。”卢文峰赞叹道。
“卢总师过奖了,我对我的进气道与圆锥前体一体化研发挺有信心,但整体研发还需要通过风洞测试来进一步优化。”许宁谦虚地说。
卢文峰挥手打断了他:“这我看得出来,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拿出这么详尽的初稿,真的很了不起。”
“接下来的工作,咱们航空人自然会迎难而上,不会坐等一切就绪。”卢文峰的话语让许宁笑了起来。没错,即便没有他,同事们也在2011年成功研制出了歼20。
“那么,卢总师,您对这个方案有何见解?”许宁试探性地问。他不仅希望得到认可,还想借此机会获得更多科研经验和灵感。
“其实,我对雷达罩,也就是圆锥前体部分有几个想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卢文峰坦诚说道。自从第一次看到那篇论文后,他就对如何改进有了初步构想。
而许宁提供的文件则给了他更多灵感,他想扩大雷达罩至600毫米,以适应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同时采用C型夹层结构减轻重量。
不过,这样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整个进气系统的性能,因此卢文峰想先听听许宁的意见。
显然,卢文峰对这款产品非常重视。
当许宁与卢文峰讨论研发细节的时候,在川省涪城郊外的一个封闭工厂里,两个风格迥异的男人从一辆老旧的昌河面包车上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