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尚书台选人(第2页)

 贾诩心情大好,微笑的看着赵戬,“赵侍郎,吏部曹多少人,缺多少俸禄?” 

 赵戬闻言一震,没想到贾诩这次没有推诿,居然直接询问差价,抖擞精神,娓娓道来:吏部曹现有尚书一人,侍郎一人,令史一人,郎中三人。 

 吏部曹总加他,共才六个人了? 

 贾诩边听就不禁摇头,这是严重缺编缺员啊,按照礼制,尚书台一曹满编应该是尚书一人,侍郎六人,令史三人,郎中不限。 

 现在一半都不到,这要在和平年代都是奇葩。 

 只有臃肿的,还没见过缺员的。 

 难怪发不出俸禄,多半就是缺员的原因。 

 贾诩一听这么几个人,顶多一千石粮食,毛毛雨啦,放了一百个心,大手一挥,“你叫他们都上来,我给你们发两年的俸禄。” 

 大汉的俸禄都是年薪制,一年一发,原则用粮食石计算,也有用铜钱的。 

 听说尚书发两年的,那不就是双薪,转眼间,不待赵戬叫喊,吏部曹的人就闻讯蜂拥而来。 

 贾诩内心感叹:发工资的日子,自古以来人都是最勤快的一天。 

 贾诩说道:“你们都自报家门,叫什么,多少岁,推荐人是谁,自我介绍一下。” 

 吏部曹的诸君对贾诩别开生面的见面会感觉新颖,虽然抗拒,奈何看在俸禄的份上,硬着头皮一个个自我介绍。 

 贾诩听完,就瘪嘴。 

 玛德,都是些士族子弟,相貌歪瓜裂枣,说话含糊其辞,一看都是混吃等死之辈。 

 倒是有个中年令史的来历引起了他的注意。 

 贾诩端详着眼前最后发言之人,尖嘴猴腮,“你叫马童?侍中马宇推荐的人?” 

 马童没想到贾诩亲口询问,点头哈腰,“不瞒尚书,马宇是下官从叔。” 

 “真的假的,马宇看起来比你年纪还小。” 

 马童急忙答:“马侍中是下官族叔,他辈分大我一辈。” 

 侍中马宇的族人,不错。 

 贾诩暗暗记在心里。 

 这人可以留着,大有用处。 

 贾诩亲切道:“马童,我看你长相异于常人,将来必是富贵之人。今日发俸禄,你现在就领我手令,去左冯栩府领了二千石粮食发给大家,多余的你保管好,作为曹内平常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