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第75 我还是个孩子


从农家子到状元郎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第75 我还是个孩子

 岁考以一个班为一个考场,学子们桌子拉开距离,放两个夫子监考。

 第一场试,题板上有三道题。

 两道表判题和一道五经题。

 把题目抄到卷子上,学子们开始思考、提笔。

 作弊是不可能的,两个夫子教其他班级,睁大眼睛抓住作弊者。

 这相当于间接提高自己班成绩,不抓才怪。

 考试共两个时辰,可以提前交卷,却中途不允许如厕。

 如果考生非要坚持,出考场再不允许进来答卷,统统默认提前交卷。

 所以说岁考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意志的磨砺。

 考生脑子容量得大,膀胱容积也不能小。

 交卷后,丙级一班的学子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叽叽喳喳交流。

 “王启铭,你那篇向朝廷奏报,今年青州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景况的表文,答上了没有?”

 “答上了。多亏小组帮扶互助,还有斋长循循善诱,我把民事纠纷案件的判词也答上了,这场考试一点问题都没有。”

 王启铭有些得意。

 自从考中秀才后,他还没有考过这么满意的试。

 喜悦的同时,他看到初六,喊了一声,忙跑过去道:“谢书贤,谢谢你,若非你帮助,今天的题我是做不出来,尤其是那道‘切磋琢磨’的截搭题······”

 初六连连摆手道:“夸大了,夸大了,你本就聪明,不然也考不上秀才,我只是督促你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同时谈了些答题的心得······”

 都是有功名的人,谦虚还得有。

 确实,如果不是他严格要求,他组内的人,好几个表判题都会失分。

 这类题类似于后世的应用文写作,学生都熟视无睹,感到只要考这样的小作文,都能手到擒来。

 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这种文最注重格式和规矩。

 初六要求他们反复书写,才掌握要领。

 你还别不信,高考考个请假条,得满分的能超过一半?

 表判题就是给材料拟写诏、判、表、诰等文,格式和规矩特别多。

 诏是皇帝发布的命令,判是司法判决的文书,表是臣子向皇帝上奏的文书,诰是皇帝对臣子的封赠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