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抽烟的小丑鱼

第425章 终究怕了!(第2页)

 其余还有一些小的问题。

 但是相比较这两个根本性的难点而言,已经不算什么了。

 “头大的很,和当地政府已经谈了三轮,我现在甚至有退出的想法。”

 傅彬吧啦吧啦一通,说了将近大半个小时。

 罗阳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听,中间只是偶尔询问一两句。

 “按照傅总的意思,只要解决这两个根本性问题,还是倾向于投资的?”

 “如果能有更好的回购资金保障,园区面积控制在2平方公里以内,我觉得这个项目还是值得投资的。”

 傅彬肯定已经做过项目相关预测,对于投资回报这一块的数据,已经心中有数。

 “我先想一想!”

 罗阳假装思考的模样,坐到了一旁的高尔夫球车上。

 “叮!”

 傅彬递来一支烟,打开zoop的盖子,点火后打趣道:“有助于思考!”

 为了不打扰罗阳,他随后就加入了安颖和乔志远的“比赛”中。

 离开前还特意嘱咐罗阳的女球童,不要发出声响来。

 拖了半个多小时,罗阳才让高尔夫球车去追前面的身影。

 “怎么样,罗总想到解决方案了?”

 看到罗阳从车上下来,脸上表情并没有遗憾和为难之色,傅彬顿时有点小期待。

 乔志远和安颖也停下了挥杆,站在边上,打算旁听。

 “关于园区面积的事情,整体签成框架协议,具体落实分阶段签,用建设进度来解决这个难点。”

 罗阳先探讨第二个难点的解决办法:“按照国泰自己框定的2平公里范围为一期,投资集中在这个范围里,不要涉及其他区域,这两平方公司也要分几期建设,建好一批,引入一批企业......”

 说到底,双方都有自己想要的目标。

 那就放在框架协议里。

 具体建设就落实为走一步看一步,先满足2平方公里的投资范围。

 在这一点上,双方是能达成共识的。

 因为地方上的确需要建设食品工业园区,搞成了,就是实实在在的业绩;而对于国泰来讲,也是愿意投资这两平方公里的园区的,搞成了,也有想要的收益。

 “两平方公里的园区建设,分期的话,搞个两年,问题不大。”

 这里的园区建设不光是道路等配套设施,也包含标准厂房建设,这么大范围的建设,两年的周期并不算长。

 当然,这个工期也不算短。

 豫省为了引进富士康,创造过120天搞成一期建设的进度。

 至于火神山的建设进度,那就更不要讲了,没有视频的话,说出去都没人敢相信。

 基建狂魔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

 “我懂你的意思!”

 傅彬微微皱眉道:“框架协议的约束力虽然不大,但涉及回购股权,地方上始终有拿捏我们的手段......”

 “再回到第一点!”

 罗阳打了一个响指:“傅总在合肥那边不是有关系嘛,可以试着花点时间和代价打听一下......我听闻过一个消息,皖省有意打造大合肥,这个郊县在近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很可能会被合并成区!”

 “嘶~~~”

 傅彬倒吸一口冷气。

 郊县一旦被合并成区,纳入大合肥范围里......

 财政收入做担保会不会被纳入大合肥的框架里?

 而且郊县变区,除了城市扩大能级(人口、地域面积等)的需求外,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土地指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