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变狡猾的姜帆(第2页)
乔世安真要做出成绩来,就不是往前半步的事情了,四五年之后,一个明星镇长跑不掉,有机会的话,外调去经济强镇担任主官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能光看gdp,还要看财政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
长辈们聊天的时候,罗阳突然想到国内一级政府往后几年追求的指标,于是插话提了一嘴。
“首要关注还是gdp吧?”
由于开放后长达二十几年的宣传,加上这些年经济的确是地方官员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唯gdp论还是占据着主流观念。
“小姨夫,这个观念要开始改变了。”
罗阳提醒道:“最近几年里,上面除了反复提到供给侧改革之外,已经开始频繁出现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新技术,重视青山绿水......等字眼,而且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等概念也开始出现在报告中......”
“阳阳,你还关注两会信息?”
听了外甥说的话,乔世安惊讶不已。
“做企业的,怎么可以不关注这些?”
罗阳笑了笑道:“上面的政策导向,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前景。”
“可是现在全国省市,县里的乡镇,排名不都是以gdp为统一标准吗?”
“现在还是,但是再过几年,就未必还是了。”
罗阳坚持道:“至少不会是最重要的,唯一的指标,只会变成重要之一。”
乔世安若有所思。
“小姨夫,上周看参考消息,有一条新闻内容着实震惊了我。”
既然引出了话题,罗阳索性就往深了说:“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每年能向中央上缴财政收入的,只有五个!”
“不会吧?”
“怎么可能?”
“......”
这个信息显然震惊到了桌上所有人。
“虽然听着吓人,但这就是事实。”
罗阳耸了耸肩膀道:“粤、苏、浙、沪、首都,除去这五个地方之外,其余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收入不够自己的开支,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才能平衡。”
“我记得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近49万亿,财政收入也超过了10万亿,怎么会只有五个地方有盈余上缴?”
乔世安好歹是副镇长,对于一些大数据还有印象,能报的出来。
“上缴中央财政的不止这五个省市,还有大型央企和国企,他们每年上缴的财政收入占据一半以上。”
这时候经常看新闻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加上脑子里的记忆碎片,罗阳知道的更多。
“放到地方上来讲,我们阳市内部也不平衡。”
罗阳继续道:“虽然阳市整体的财政收入有盈余上缴,但是市内依旧有一多半乡镇的财政收入处于亏空状态,相信这一点上小姨夫比我清楚吧?”
“这倒是真的。”
乔世安面对古百涛、罗建国等人的目光,点头道:“就拿双峰镇来说,在小化工企业搬迁之前,镇里财政收支勉强能维持平衡,在小化工厂搬迁之后,镇里这几年就要靠市财政拨款吃饭了......”
他这么一说,大家突然就觉得刚才罗阳说的可信了。
“小姨夫这次调到西蜀镇,要是真把旅游产业搞起来,除了gdp会增长以外,因为产业的特殊性,搞好财政收入和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有优势的。”
罗阳边说着,边散了一圈烟。
“土地财政和旅游周边消费?”
乔世安一下子就听懂了罗阳要说的话:“只要有投资进来,就要在西蜀镇拿地,不管怎么说,镇里都能拿到一部分钱,旅游产业培育出来以后,周边吃住和土特产销售,都能给当地居民带来收入......”
“如果是旅游项目,流转用地的租金收入可能还会大于土地拍卖带来的收入。”
罗阳笑着指出道:“山里面的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一般不会超过100亩,大多几十亩,但是流转用地面积就大了,基本上要几千亩起步,按照现在的算法,20年的租金能给镇里和村里带来多少收入?”
“乖乖......一个项目下来,光是流转用地租金就要几千万了吧?”
还没调任过去呢,乔世安就馋起来了。
酒桌上开始时候是围绕乔世安说事,但是聊到后来,话题就散开了。
“建国,听说你下半年要调回魔都去上班?”
作为老丈人,古百涛关心这个也无可厚非,毕竟罗建国去魔都,女儿古洪兰总得有个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