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招贤(第2页)
不要说朱朗分不清楚,没到真正要做出抉择的那一刻,恐怕连这些大臣自己也不清楚
这三人皆是后世已经证明过的人物,如今清军眼看就要进攻粤省,这时候他要的就是这些誓死不降的忠贞之臣
一座关隘城池,交给誓死不降,抵抗到底的大臣,和交给可能降清的大臣,那是足以决定整个战场态势的大事
朱朗现在只愁知道的忠臣不够多,若是他能一气找出十几个忠臣,等他真正掌握兵权以后,他就能把这些人全数派往前线,镇守关隘要道
这样他才能真正安心发展后方,不用担心哪天睡着了,清军却摸到自己的床下
朱朗为什么非要让陈邦彦留守广州,不也同样是因为知道这个人绝不可能降清吗
当然,朱朗虽然是准备以访贤入朝的名义,给苏观生入朝做准备,但他显然也绝不会将苏观生的名字写在这封奏疏里
如果他敢把苏观生的名字列入这封奏疏,就是他再大义凛然,前朝丁魁楚那三人也绝不会同意这封奏疏
只要前朝同意这份奏疏,等苏观生领兵入京,成为既定事实后,朱朗便可以这封奏疏的名义,堵住一众大臣的嘴
奏疏上明明写了是召陈子壮,何吾驺等大臣入朝,既然是等,那肯定就不是只有两人
陈子壮,何吾驺是隆武大学士,人家苏观生也是隆武大学士,我桂王招一个是招,招三个也是招,凭什么不能把苏观生招入朝中
我堂堂桂王殿下,夙兴夜寐,为大明操碎了心,旨意上写的清清楚楚,你们这些大臣不能体会上意,难道还能怪他朱朗不成,这肯定不能啊
当然了,哪怕这些借口能堵住朝中众人的议论,但终归还是不合规矩的
但朱朗现在要做的就是抢班夺权的事情,这种时候谁还管的上什么规矩啊
堂堂桂王殿下能这么处心积虑,给大家找一个借口,这是何等的用心良苦,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算了,不然还能咋地,还能离啊
朱朗的这封奏疏,看似是招揽遗贤,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一个
他就是要苏观生入朝,要苏观生手中的士卒,要掌控兵权
朱朗现在所做的一切,核心都是为了兵权,其他所有事情都要为这个目标让路
朱朗看了一眼手中的信纸,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便让李国用过来重新抄录,李国用很快便抄出三份,而后一一用印
朱朗让人将吴继嗣找来,令其看过信件后,便让李国用将信纸装好
“把这三封信件送到前朝”
“明白,微臣这就把信给前朝三位大人送去”
吴继嗣应了一声,这种活他已经干过不止一次,早就轻车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