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小人(第2页)
闽省一众士绅想的自然是好,但也不过是想想罢了
此时不说瞿式耜,焦琏,李明忠这些粤省拥立文武的态度,就连吕大器这些原本的闽省之臣,都不会同意迁都返回闽省
如今朝廷实控两广闽省,名义上更是掌控湖广云贵等西南诸省,无论怎么看,都绝没有将朝廷迁到闽省这极东一处的道理,反而是粤省身处西南各方之中,又财赋雄厚,却正是控扼西南数省的绝佳之地
况且这福州紧邻前线,此时朝廷夺取闽省,清军随时可能大举入闽报复,有了隆武帝的前车之鉴,朝廷怎么可能再将帝都立在这样一个随时可能燃起战火的危险之地
朱朗接受过几次人群欢呼,便带着身后文武进入城中,只是朱朗刚要进城,却是忽然发现城门边跪迎的人群中,有一人穿着二品的锦鸡朝服,竟也是跪在人群之中
朱朗脸上神色诧异,停住脚步,将邓铭武招来,而邓铭武见得那跪在城门边的郑暄,也是立时知道了监国殿下要问什么,于是便也低声禀告起这郑暄的来历
朱朗听完邓铭武介绍,脸上闪过一丝厌恶,他扫了一眼身后的群臣,却是忽然停下脚步,令邓铭武将那郑暄带来
此时朱朗停步,身后的诸臣虽是不知是什么情况,但自然也是跟随停在城门之前
邓铭武退下以后,那郑暄很快便被带至城门之前,而城门前的众臣见得那穿着二品袍服的郑暄,亦是神色愕然
张同敞等粤省之臣脸上神色疑惑,不知这又是从哪处而来的大员,但一些知道郑暄事迹的闽省之臣,看着前方那头发花白的老者,脸上却是神色诡异
“原隆武朝工部尚书郑暄,参见监国殿下”
“殿下领军亲征,大破清虏,擒斩虏首,威震夷狄,实是我大明前所未有之明君雄主”
“殿下挽社稷于倒悬,救黎庶于水火,功追太祖,业比光武,臣为殿下贺,为朝廷贺,我大明于此危难之际再得圣主,中兴有望矣”
郑暄到了身前,便直接下跪,大礼参拜,口中的赞扬之词更是连绵不断,直将朱朗比作历代以来前所未见的明君圣主
朱朗看着跪在身前,神色谄媚的郑暄,忽然开口说道
“孤听说清虏入城之时,你也是如这般跪在城门之前的”
郑暄闻言,脸上神色却是骤然一变,口中的阿谀之词立时停住,额头上冒出涔涔冷汗
朱朗身后,张同敞等原本不知郑暄来历之人,听得朱朗所言,神色却是立时一变,脸上闪过厌恶之色
而原本就知道这郑暄身份之人,此时听得监国殿下所言,看着跪在地上的郑暄,眼中却是闪过一丝怜悯之色,知道这郑暄恐怕是难以善了了
郑暄额头上冷汗直流,但没等他开口解释,前方的监国殿下却又是开口
“听说博洛入城之时,你在城门前跪了几日,最后却还是被赶回家中,没能在清廷中讨得一官半职”
“你想保命想做官,也无可厚非,似你这般无耻之徒哪代没有,但你好歹也曾是大明的二品尚书,如此卑恭屈膝,却是把这天下士人的脸面都给丢尽了”
清虏抵达福州以后,郑暄便直接出城跪降,原本郑暄想着自己如此大官,又如此谦恭顺服,定能得清廷看重,说不得还能被清廷引为榜样,在清廷之中继续为官,延续自己的权力
但郑暄跪泥沙中永日,贝勒不为礼,徐乃令去,博洛更是令人传话,尔官在明朝若是大乎,兹不便用也,速去
博洛让郑暄在城门之前跪了几日,实际上就是以这郑暄,让城中明人知道,哪怕是所谓的大明高官也得跪在清廷城下,饶命求活
在用这郑暄羞辱完城中的士绅以后,博洛直接便将这郑暄扔在了一边
清廷在连破几朝后,朝中的文臣早已不像从前那样紧缺,甚至此时已经有大明旧臣抢着进清廷效力
这郑暄在隆武朝中是工部尚书,若真是将他作为榜样招进来朝廷,是不是也要给让这郑暄做个尚书,他博洛在朝中地位都不一定能比尚书更高,此时招这郑暄进来做什么,给自己头上放个大官吗,简直是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