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萧林子

第二三八章铁模

 朱朗站在木台之前,看着身前的黑色火炮,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也就是这批火炮最终成炮不过三十门”

 杨惠奇见得监国殿下皱眉,也是知道监国殿下心中不满,连忙开口说道

 “此次重炮司人手乃是陆续而来,是以所制泥模数量不多,如今人手齐备,再次开模应能多制一些”

 “只是泥模阴干所需时间少则一两月,多则两三月,若是朝廷需要大批铸炮,恐怕还是得增加人手,多制炮模,方可增加产出”

 这便是泥模铸炮的最大缺点,泥质的炮模必须等其彻底阴干才能开铸,而在泥模彻底干燥以前,所有人都只能在一旁等着,想快也快不了

 阴干的泥模在浇筑成火炮以后,也会被敲碎取炮,根本无法重复使用

 这种一炮一模的做法,不仅效率低下,还无法统一规制

 即使是同一批制作出三千斤的重炮,由于炮模制作时的差异,铸成的铁炮也是或大或小,或轻或重,基本无法统一大小

 朱朗先前只是吩咐了陈子壮等人征发铁匠组建军器司,便领军赶往福建,却是没来得及去管军器局的生产

 此时空出手来,自然是要将铸炮的流程改进一番,增加火炮的生产速度

 如今浙南四府及闽省各处关隘地处前线,随时可能面临清军的进攻,这些地方可都在等着用炮

 若是能在金华温州这些边界城池架上十几门重炮,清军就是倾江南之力来攻,明军也能轻易守住

 重炮攻城犀利,但用于守城却更加恐怖,有着城墙为依托,城头的重炮可以持续的对进攻的一方进行轰击

 以这些重炮的恐怖杀伤力,恐怕攻城一边的士卒没到城墙脚下,恐怕士气就已经崩溃了

 朱朗看了一眼地上被打碎的泥模,开口说道

 “既是泥模阴干耗时良久,为何不用铁来制模”

 杨惠奇闻言,脸上却是神色愕然,开口说道

 “铁如何能制模,若以铁制模,等浇筑完成后,又该如何碎模取炮”

 失蜡法也好,泥模法也好,此时这两种主流的铸炮之法,皆是浇筑以后打破泥模取出炮身

 若是全以铁来制模,杨惠奇根本无法想象要如何从一个铁模中取出炮来

 朱朗瞥了一眼神色茫然的杨惠奇,直接开口说道

 “将整个炮模分段铸成,做成合瓦式,而后如卯榫一般节节拼接,形成完整炮模”

 “浇筑之后待炮形凝固,便立刻分节取下炮模,如此是否可行”

 朱朗所说的实际上便是后世的铁模铸炮法,铁模铸炮法与泥模铸炮法的原理基本没有任何不同

 唯一的区别,就是将一次性使用的泥模,变成可多次使用的铁模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惊人的科技跨越,只是在原有泥模法工艺流程上进行一点细小的改动

 但就是这一点改动,却是花了近两百年的时间,才在后世改进出来

 铁模铸炮法的优势就是快,相比动辄两三个月的泥模法,因为不需等泥模阴干,铁模又能随时重复使用,铁模法能以极快的速度不断铸出炮来

 十数名工匠在有着铁模的情况下,一个月足以铸出四五门炮来,与泥模法相比,两者间的铸造速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明军相比清军最大的优势便是火器,在完成铁模铸炮法的改进后,明廷便能在火器上完成对清廷的碾压

 同样的工匠数量,清军以泥模法一年造出几百门火炮,明军却可凭着铁模法造出几千甚至上万门火炮,对清军形成绝对的火力优势

 当然铁模法也并不是没有缺点,泥模法虽然铸造缓慢,但由于泥模的良好的阻热性,可以让铁液缓慢冷却,生成性质坚韧的灰口铁,这样的火炮往往更加坚固耐用

 而铁模法由于使用铁模,浇铸以后铁模中的铁液会快速冷却,生成大量性质硬脆的白口铁

 这样的火炮在使用之中极容易炸膛,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不断的加厚火炮的管壁,来解决炮管材质不佳的问题

 同样使用十斤铁弹的火炮,换成泥模铸造的铁炮可能也就两三千斤,但换成铁模铸成的火炮,为了保证不会炸膛,往往会加重到五六千斤,甚至七八千斤也不奇怪

 两三千斤的火炮已然是运输不便,五六千斤的铁炮显然已经不具备运输的价值

 但这同样无法掩盖铁模法的优势,只要匠师足够,短时间内便能铸出成百上千的火炮,单是这一点便足以掩盖所有缺点

 杨惠奇皱着眉头思索一阵,而后眼中却是越来越亮,最后更是忍不住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