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萧林子

第二四零章阁权

 广州行宫,清晨时分,大殿一旁的值房中,此时已是站满了身着青红官袍的官员,皆是等待早朝的大臣

 堂中官员各自聚于一处,虽然各处人数不等,但却井然有序

 左侧最上方乃是吕大器,陈子壮,何吾驺三位阁臣,三人之后靠后一些则是站着苏观生,顾元镜等几名原广州三司的官员围聚在苏观生身边

 右侧首位则是焦琏,马宝,郑鸿逵三人,刘起蛟,郝尚久,施琅,龙骧军宣教使邝鸿,腾骧军宣教使朱学熙,则是站在三人后方不远

 此时朝中无论文武,皆是在低声讨论着昨日忽然从宫中传出的消息

 左首上方,吕大器看向身旁的陈子壮何吾驺,开口说道

 “殿下性情刚毅,何腾蛟托言湖广清虏异动,不肯归朝,恐是已触怒殿下,如今殿下欲亲征西南,两位以为如何”

 何吾驺见着陈子壮沉默不语,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

 “此事不妥,湖广紧邻前线,清军异动亦是常理,若当真是前线形势有变,何腾蛟身为总督,确实不宜轻动”

 “殿下以锦衣府一家之言,便认定何腾蛟有意推脱,欲处置封疆之臣,此事有失偏颇”

 “纵是那何腾蛟当真有跋扈观望之态,亦不应骤然出兵征讨”

 “湖广毕竟与闽省不同,闽省当时已入虏手,自当发大兵剿灭,但此湖广诸臣毕竟还是自认明臣,此时若是发兵剿灭,恐会惹得湖广各军人人自危”

 “若是湖广那些武臣慌乱之下投向清虏,恐怕湖广瞬间便要大乱”

 陈子壮闻言,却是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但湖广失序亦是实情,湖广偌大一省,这几年却是半分赋税也未曾运至朝廷,湖广兵将亦是各行其是,不听调遣,若是朝廷只是空有一个名头,那要这湖广又有何用”

 何吾驺看着陈子壮,却是神色不变,直接开口道

 “陈阁老所言亦是,湖广必是要收归朝廷的,只是却不需以如此暴烈手段”

 “何腾蛟毕竟是正经出身的士人,与那些武人军头不同,只要多加规劝,令其认清现实,应该还是能知晓大义的”

 “况且两位不觉得殿下对朝中武臣太过放纵了吗,朝廷两战大胜固是可喜,但殿下却是愈发依赖武臣了”

 “老夫听闻,殿下此次竟将闽省军权尽数交给李明忠,张肯堂堂堂闽省总督,竟无调动兵马之权,殿下如今一味倚仗武臣兵锋,长此以往,恐非社稷之福”

 吕大器陈子壮闻言,也是眉头微皱,殿下对武臣的偏重,其实早就让朝中的大臣心生警惕

 朝廷当与士大夫治天下,而不是与武臣治天下,但监国殿下自即位以来,只要是朝中大事,几乎都会让武臣到场商议

 而且在殿下的有意偏袒之下,此时连内阁都很难再对朝中的几支禁军产生影响,这却是让吕大器等一众文臣愈发警惕

 先前罢免潮惠两府所有官员的决定为什么能通过,就是因为朝中武将坚定站在殿下一边

 若是放在崇祯朝时,朝中的一众文臣,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何吾驺看了一眼身旁眉头紧皱的两人,又是开口说道

 “如今闽省大捷,朝廷初安,那便该恢复朝廷经制,令文武各归其位,如此才能上下相协”

 “若是此时再让殿下亲自领军出征湖广,一旦再让那些武臣立下功劳,朝中武臣恐怕将愈发势大难制”

 “武宗之事殷殷可鉴,武臣参政绝非益事,这天下终归还是要我等士人,来辅佐殿下治理,两位阁老以为然否”

 吕大器陈子壮闻言,也是微微点头,明白了何吾驺的意思

 先前朝廷飘摇不定,殿下略有些倚重武臣也就罢了,既然此时朝廷已经大胜一场,在南方站稳了脚跟,那就该恢复旧制,以士人内阁来治政理事,不可再让武臣过多介入朝中的决策

 在这一点,无论瞿式耜吕大器还是陈子壮何吾驺,他们的态度都是一致的,武臣贪功短视,决不能让他们参与到朝政中来

 只有文臣才能治理好天下,先辈文臣花了近百年时间,这才彻底让武臣彻底降服,此时岂能任由这些武臣再祸乱朝政

 如今朝中的武臣之所以能登堂议事,皆是因为监国殿下对武臣的偏爱,既是如此,那就更不能让殿下再与那些武臣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