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萧林子

第二六四章西将(第2页)

 在经历了刘承胤之事后,朱朗也开始察觉到这大义名号的好处,在兵力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占有大义当真能事半功倍

 朱朗处置完了皮熊,也不再去管此人,思索片刻,便开口说道

 “马宝,你领腾骧军和忠贞营立刻出发,夺回乌江关,并清剿沿途的残余西军”

 “夺回乌江关后,便立刻搭设浮桥,在乌江北岸建立营地,朝中禁军之后便会北上入川,孤倒要看看这西军到底意欲何为”

 朱朗虽是有心招抚西军,但若是西军众人当真决意顽抗到底,那他也只能将这些人彻底绞杀在川省了

 朱朗领军入川,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西军众人

 此时川省刚刚被清军攻破,川省境内还残留着大量的明军旧部,这些人此时对明廷还有敬畏之心,眼下便是招拢他们的最好时机

 若是此时放着不管,等再过几年,这些人恐怕不是被剿灭,就是变成新的军头,到时川省又会变成另一个湖广

 朱朗之所以只带了两万人便入贵,便是因为川省之中,此时还有着大量的明廷旧军

 这些人肯定难以与清虏正面交战,但却可用来守御各处,将朝廷禁军彻底解放出来

 朱朗随后又了解了一番城中的粮饷情况,而后众人便各自散去,开始准备起大军入川的事宜

 督府书房,白文选,冯双礼,王尚礼三人手上戴着锁链,被带入房中

 三人一入房中,便立时看向上方正中,那坐在桌后批阅奏疏的青年

 待三人见得那青年袍服上的五爪团龙以后,三人神色皆是微变

 朱朗见得三人被带入房中,也是放下手中奏疏,一旁的李承志在朱朗耳边低声介绍起几人身份

 朱朗在将三人名字与堂中之人一一对应后,脸上也是浮现一丝笑意,朱朗看着下方三人,轻声笑道

 “白文选,冯双礼,王尚礼,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

 这三人都是史书留名的人物,朱朗自是知道这几人的名字

 前世清军攻破滇省,三路清军分路搜剿,明廷局势已然难支,白文选一路败退,却是始终不降,甚至一路退入了缅甸之中,直到在缅甸弹尽粮绝,白文选这才降于吴三桂麾下

 白文选最终虽是降清,但也坚持到了几乎是事不可为的最后一刻,任谁也很难对其再做苛求

 冯双礼在滇省溃败之后,同样是坚决不降,一路退入川省

 冯双礼原本计划往夔东与李来亨等人合营,继续拥明反清,但半途之中却遭部将反叛,最终被绑至清廷之中,同样是誓死不降

 王尚礼朱朗记得的信息却是不多,只是依稀记得此人似乎是死在了西军秦晋两藩的争斗之中

 只是此人既然现在便已是西军中军都督,那在日后西军中的地位恐怕也是不低

 朝廷此次在贵阳城下大破西军,未曾想竟一网捞了这么多条大鱼,贺九仪杨武等人,朱朗也都依稀有些印象,恐怕也是前世史书有名的武臣

 此次明军一次便擒获西军如此多的名将,虽然有些运气的成分,但实际上却也很合理

 西军新败,军中此时是将多兵少,这些昔日的西军大将,如今麾下怕也就有几千人,是以才被明军一网成擒

 王尚礼几人闻言,脸上却是闪过一丝羞怒,他们在西军之中也算是中坚人物,明廷知道他们的名字并不奇怪,此时他们被一网打尽,这明廷自然是得意洋洋

 朱朗却是没管三人脸色,只是感叹一句,而后脸上的笑意便忽然敛去,开口说道

 “孤找你们来是为问清一事,你等西军败逃而来,朝廷给粮给地,你等为何不降”

 这也是朱朗心中的不解之处,张献忠身死,西军大败,孙可望等人败逃至播州,已是损兵折将,辎重尽失

 此时明廷出面招抚,不仅给与粮饷官爵,更是分给地盘令其休养生息,朱朗实在想不通这西军到底为何会拒绝招抚

 朱朗苦心谋划已久,这才选定了这个绝佳的时刻,原本朱朗还以为招抚之事是十拿九稳,但未曾想这西军却还是反了

 白文选三人看着神情疑惑的桂监国,脸上亦是神色沉默

 白文选等人乃是西军中的中立派,接受明廷招抚他们不反对,但对孙可望提出的建议,他们也同样颇为心动

 西军众人造了明廷几十年的反,对明军的情况也极为熟悉

 西军此时虽是逃难到了播州,但他们依旧没把贵省的明军放在眼中

 正如孙可望说的,既然此时明廷有粮招抚,那他们直接杀入贵省,夺了明廷的粮饷岂不更好,这样还不用被拖在播州与清廷交战

 只是白文选等人却是怎么也没想到,明廷的主力不在东南享福,却是忽然出现在了贵省

 若是他们知道明廷会大举挥师入贵,他们肯定不会贸然进兵,只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朱朗见得三人始终沉默不语,脸上也是冷了下来,冷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