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萧林子

第二七六章召回(第2页)

 “介甫兄,可还识得故人,我乃昆明严亦如,城外乃是朝廷入滇平叛的大军,介甫兄无需惊疑”

 杨畏知在城头仔细看了一阵,却是发现城下那人竟真是严似祖,脸上神色也是愈发难看

 严似祖乃是万历朝时吏部尚书严清之孙,严家乃是滇省声名极著的士绅之家,严似祖本人同样也是进士出身,此时竟连这等人物都是从贼了

 严似祖一番解释,杨畏知却是丝毫不信,到最后严似祖亦是无法,只能站在篮中被吊上城头

 严似祖到了城头,取出雷跃龙等士绅的亲笔书信,又将朝廷入滇平叛的事情解释了一遍,杨畏知这才不得不信

 杨畏知此时也是反应过来,沙定洲为何会突然撤兵,朝廷一举击溃两万叛军,夺取昆明又一路疾行夺取禄丰

 沙定洲失了昆明的粮饷供应,又随时可能面临来自禄丰的朝廷大军夹击,这才只得连夜匆忙撤走

 沙定洲久攻楚雄不下,若是等到禄丰的大军进抵城下合围,那他就是想撤也撤不了

 杨畏知与严似祖各自通报所知情况,这才得知隆武皇帝竟然已经身死,此时已是桂监国即位,然后又是得知桂监国挥师西南,令人领军入滇平叛一事

 杨畏知听完严似祖所言,心中却是再无怀疑,沙定洲等人纵是胁迫了严似祖想要骗城,也定然不可能编的出这样的事迹,沙定洲一个区区土酋,去哪知得这等朝廷内情来编

 杨畏知听得桂监国如今竟已收降西军,领军入川与鞑子对峙,脸上也是神色感慨,开口说道

 “天佑大明,令我大明再得雄主,我大明社稷复兴有望矣”

 严似祖看着身前一身暗红官袍的杨畏知,眼中却是闪过一丝羡慕,开口说道

 “还未来得及恭贺介甫兄,殿下亲征西南,得知介甫兄孤军守城,却是心怀大尉”

 “殿下与贵省亲自下旨,介甫兄只待回昆明接旨,便是滇省总督了”

 杨畏知闻言也是一愣,而后却只觉浑身骤然一轻

 杨畏知回想这一年多以来的血战坚守,心中百感交集,只觉得自己这番坚守,忽然间都有了意义与归向

 杨畏知脸上神色一正,向着北面躬身一拜,沉声说道

 “臣身为朝廷道臣,本有守土之责,所做不过分内之事,殿下垂青恩典,托以封疆之任,臣惟有鞠躬尽瘁,以报殿下之恩”

 此时确认了沙定洲已经退兵,杨畏知心神也是放松下来,严似祖此时又是说道

 “朝廷准备聚集滇省之力,共击沙贼叛军,朝廷听闻黔国公逃出昆明后已至楚雄,此次朝廷令在下前来,不仅是要召回介甫兄,还要召回黔国公”

 “平叛大事不可拖延,请介甫兄将黔国公招来,我等立刻便返回昆明”

 杨畏知闻言却是眉头微皱,沐天波确实来过楚雄,但此时却不在城中,早已前往永昌府自守

 严似祖听得杨畏知所言,也是眉头微皱,想要剿灭沙定洲,沐天波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如果说朝廷召回杨畏知,是要借用杨畏知的影响力整合迆西各府县,获取全滇粮饷物资,那召回沐天波,便是要借黔国公府之力聚集滇省土司之兵,这两者却是缺一不可

 严似祖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

 “既是如此,那请介甫兄先行返回昆明,在下继续往永昌府召回黔国公”

 杨畏知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黔国公经过昆明之乱,已成惊弓之鸟,亦如兄纵是亲自前去,黔国公恐怕也是不会轻信”

 “如今恐怕只有在下亲去,黔国公才不会生疑,朝廷平叛事大,却是拖延不得,我与亦如兄同去,待接得黔国公,再一起返回昆明”

 两人商议已定,便立即开始准备出城事宜,城外的两千明军入城协防楚雄,而杨畏知两人则是凑起五百骑军轻装出城,朝着永昌府疾行而去

 永昌府,距离昆明之变已一载有余,沙定洲突然叛乱,沐天波惊惶之下,只来得及抢出黔国公府世袭的征南将军印与世袭铁券,便匆匆逃出城去

 沐府世代家财一朝为人尽夺,沐天波几经辗转,最终只带着长子与寥寥几名家仆,孤身逃至永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