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萧林子

第三零一章捷报(第2页)

 朝廷若是不追究,那这也不过是当地士绅为了自保的权宜之计,但此时朝廷真要追究的时候,这些就是通匪叛逆的铁证

 一众临安府士绅见得府衙直接抓人,自然也不肯坐以待毙,临安府中一众有着功名的旧官士绅,当即就向滇省三司呈递书信,联名弹劾张煌言贪赃枉法,残害地方


 只是临安府士绅的奏疏却哪里有用,如今滇省之中主事的只有三人,一个是滇省总督杨畏知,一个是滇省提督马宝,另一个就是滇省巡抚张煌言

 临安府一众士绅的这番弹劾,基本就等同于堂下何人状告本官,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效果

 临安府一众士绅也不是不知道滇省中的情况,但这已经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朝中平叛大军刚才在滇省杀得人头滚滚,谁敢武力反抗,除了联名请愿裹挟滇省士绅,希望杨畏知这个总督能出面阻止张煌言,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他们倒是想呈递奏疏入朝弹劾,这样效果也会更大,但直到马宝张煌言等人领军入滇平叛后,滇省众人才得知大明已经是桂监国即位

 他们连桂监国朝廷的门在哪都不知道,又如何呈递奏疏入朝

 临安府一众士绅的这番抗争同样没有任何效果,十家士绅尽皆以附逆之罪被抄家,领首之人斩首,四五百名家眷充军流放,临安府内的士绅,再次被杀得人头滚滚

 临安府寄予厚望的一众滇省士绅,此时却皆是闭口不言,张煌言虽在临安府行事严厉,但滇省其余地方在推行军屯之制时,却颇为克制,一众滇省士绅见状也是尽皆沉默

 而且张煌言所定的罪名也让滇省士绅根本不敢沾手,临安府士绅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身处临安,谁让他们偏偏就在这贼巢之中呢

 滇省叛乱刚定,私通叛逆这种罪名谁敢沾惹

 临安府十家士绅尽皆被处斩流放以后,临安府一众士绅也终于是胆寒,一众士绅纷纷疏通门路迁籍前往他府,不敢再留在临安府中

 张煌言得知府中士绅动向后,却也并不阻拦,甚至还在暗中令滇省三司协助这些士绅之家迁籍

 待得一众士绅迁出临安府,临安府的分田事宜也终于顺利推行开去

 临安府中清丈出的田亩,如今已尽皆被分发给流民百姓,张煌言正领着百姓抢种冬麦,待得来年,临安府新制应该便能开始见到成果

 朱朗放下滇省奏疏,又是取过粤省传来的信件,只是朱朗看完粤省书信后,却是直接愣住

 李承志看着上方的监国殿下久久不语,脸上神色也是一沉,开口说道

 “殿下,可是朝中有要事发生”

 朱朗闻言,这才回过神来,开口说道

 “是有事,但是喜事,王妃有孕了”

 朱朗看着手中的信件,脸上神色复杂,忽然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牵绊,似乎无形中又是深入了几分

 闽省大捷以后,朝中之人皆能看出明清已成两分天下之势,王月到今年也已经成年,朱朗从闽省返回粤省后,却也没有再做克制,与王月住到了一处

 下方的李承志原本神色严肃,此时听得监国殿下所言,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脸上却是浮现出惊喜之色,直接躬身行礼,高声说道

 “恭喜殿下,王妃喜得皇嗣,我大明后继有人矣”

 其实自粤省大战之后,朝中便已开始有人上疏令朱朗广纳嫔妃

 但当时明廷形势风雨飘摇,说不得清廷何时便要打入粤省,朱朗自己都时时在准备着跑路的事情,哪有心思去管这些

 等闽省大捷,明廷彻底在南方站稳以后,朝中上疏请奏,请朱朗充实后宫的人就愈发多了起来

 此事不仅是文臣关注,朝中的武臣也同样关注,甚至焦琏李明忠等武臣,对此事的看重还要超过文臣

 如今朝中的武臣清一色皆是朱朗心腹,龙骧焦琏,武骧李明忠,腾骧马宝,桂军郑文雄,还有掌握锦衣卫的李承志

 朝中如今所有的高阶武臣,几乎皆是朱朗即位以后亲自提拔起来的,甚至各支禁军中的一众中高阶将校,都被朱朗亲自赐下武举功名,顶着天子门生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