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萧林子

第三四二章叛逆

 广州皇宫,保和殿,朱朗看着手中的密信,冷哼一声

 惠州士绅的这番谋划,其实并不能对明廷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清军纵是出其不意夺下了定南,和平等惠州边境几县,后续也根本无力坚守

 由赣入粤的主要通路都已经被明军堵住,如今各支禁军皆已归朝,单是广州之中的明军便不下五万

 只要定南城消息传来,只需五六日时间,广州城的禁军就能赶至惠州,剿灭突入粤省境内的清军小队

 清军虽然难以撕破粤省防线,但纵是不能攻占惠北,此事对赣省清军来说也大有好处

 自闽省大战以后,清军这两年几乎连连失利,若是赣省清军此次真能突入惠州府境内,赣省清军不仅能够劫掠几县,章于天更是能向多尔衮等人报上一个大捷

 惠州士绅的这番举动虽是难以撼动大局,但却极为恶劣

 若是惠北几县被清军攻破,那朱朗这两年通过接连大胜,铸造出的威望必然将要受损,而朝中的一众大臣们,也定然会以此为由阻拦新制推行

 对姚敬等人来说,更妙的是他们几乎不用承担太大风险,清军兵火掠过,纵是有什么痕迹那也定然被清理干净了

 朱朗看着手中的密信,眼中也是闪过一丝杀机,但很快朱朗又是按下心中的杀意,凝眉沉思起来

 姚敬等人这番策划之所以可能成功,便在一个出其不意,任谁也不会想到在朝廷大军归朝以后,还有人敢暗中勾连清军入寇

 此时既然密信已被截获,那此事就已然算不得威胁了,最简单的只要朱朗往定南城派出一支禁军,接管城防,那这番所谓的奇袭就将彻底失效

 但朱朗此时却并不准备如此去做,如今朝中正在为两府推行新制之事僵持不下

 惠州这些人自寻死路把把柄送到自己手上,朱朗却正好可以借此,用以推动两府新制!

 朱朗放下手中信纸,看向一侧的李承志,开口说道

 “传信给南雄邓耀那边,让他以换防为名,从南雄调两千人入龙南城”

 “再派军中哨探监视定南方向,令邓耀做的隐蔽些,不要打草惊蛇”

 龙南位于信丰与定南城中间,只要龙南不失,那定南城纵是被清军所夺,也无法得到信丰方向清军主力的增援

 只要两边的清军无法联络,那一支冒进的孤军再怎样也成不了气候

 朱朗扫了一眼桌上的密信,便将信纸递给李承志,又是开口说道

 “查清这个姚敬的来历,看看这个人,是怎么和赣省章于天搭上关系的”

 “是,臣这就去办”

 李承志拱手行了一礼,而后便拿着密信匆匆而去

 朱朗吩咐完以后,这才看向沉默坐在下方的李永茂,开口说道

 “李卿是如何拿到这封密信的”

 “臣曾巡抚赣省,清虏侵占赣省以后,肆意逼迫威凌,赣省士民皆不堪其苦,臣自去年终制以后,便与赣省士人暗中有所往来”

 朱朗听得李永茂介绍赣省情况,眼中也是闪过一丝讶异,却是没想到这李永茂离朝以后,竟然还提前经营起了赣省

 朱朗听完赣省情况,略一思索,便开口问道

 “按李卿所说,如今赣省之中督抚不合,李卿可曾让人试探过那金声桓”

 “已令人试探过,但金声桓却并不肯表态,只是其也并未揭发劝降士绅,对赣省之内的旧朝士人也颇为维护”

 “依臣所见,此人恐怕还是蛇鼠两端,在留后路”

 朱朗闻言也是微微点头,以此人前世的行迹来看,此人也的确不像是什么清廷的忠臣义士

 朱朗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

 “既是如此,李卿便不妨继续与这金声桓保持接触,像这次的事情就做的很好”

 “你私下可以你的名义告诉他,看他有什么需要,要钱也好要粮也罢,朝中这边都可以相助一二”

 金声桓此人既然暗中与明廷保持联络,那就证明此人立场并不坚定

 朱朗并不准备直接招降金声桓,此时朝廷并没有做好兵入赣省的准备

 若是就这样凭空去与金声桓谈判,金声桓必然会狮子大开口,朱朗并不打算给金声桓开出太大的价码

 而且朱朗此时要推新制,短时间内也并不想与清廷再掀起大战,若是此时金声桓突然反正投明,清廷那边就是想不打也不可能了

 金声桓如今不肯有所表态,也不过是在待价而沽罢了,只要朝廷这边能够继续在南方保持对清廷的压制,一旦形势有变,此人恐怕便会倒向这边

 而且把金声桓放在赣省还有一个好处,朱朗此时要在粤省推动新制,今后也定然还会有人想要借虏顽抗

 此时离粤省最近的清军就只有赣省一处,留着金声桓,却正好能让朱朗将粤省这些内鬼一网打尽

 朱朗想到此处,也是放下了立即招降金声桓的心思,朱朗又是看着下方的李永茂,开口说道

 “李卿对七斗粮制是何看法”

 李永茂闻言,神色也是严肃起来,李永茂却是并未立即回复,沉默片刻,这才开口回道

 “殿下体恤百姓疾苦,欲以七斗粮制统总赋役,令民间少受胥吏侵扰,此制自是恩泽万民”

 “然其中有一事亦不可不查,天下士人寒窗十年方有功名,若此时朝廷士民一体,对士人全无优待,恐会令士人寒心”

 “殿下纵是要推七斗粮制,也应对天下士绅官吏有所优免,如此亦可令天下士人心服”

 李永茂此时虽是说的隐晦,但实际上还是在劝谏反对,不过这也正常,李永茂同样也是士绅中的一员,怎么可能会赞同损害士绅利益的七斗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