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洞明(第3页)
蔡坚见得朱之瑜还是想要联络倭国,也是直接开口说道
“朱大人,在下以为此时决不能与倭国奉行先行联络”
“若是提前让倭国知道了朝中来意,有了防备,那倭人必定会发动朝中奸佞,横加阻拦”
“在下以为,此时当务之急乃是要想办法令琉球郡王,尽快同意驻军之事”
“只要琉球郡王点头同意,那我等便拿到了大义名分,倭国便不敢再轻举妄动”
萨摩藩虽是暗中掌控了琉球朝廷,但琉球毕竟名义上还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只要琉球王同意了大明的驻军要求,那驻军之事便是大明与琉球间你情我愿的事情,倭国根本找不到理由来插手反对
只要能抢先一步把驻军之事做成事实,那倭国一方后续能够采取的应对方式就会被大大压缩
到那时倭国要么是默认此事,要么就只能聚兵来攻
以蔡坚对倭国国内形势的了解,倭国最大的可能还是会默认此事
倭国战国年间的枭雄如今皆已纷纷逝世,虽然他们的子嗣还各自承继着昔日的家名,但骤然聚兵与大明宣战,可不是谁都能下得了决心的
朱之瑜听得蔡坚所言,也是明白了蔡坚的用意,但朱之瑜却是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蔡先生所言固然有理,但琉球已被倭国控制数十年”
“按蔡先生所说,如今琉球朝中尽是倭国扶持之臣,琉球王当真敢违背倭国之意吗”
大明虽然是天朝上国,名声在外,但倭国可是早就驻军琉球
大明的名声纵是再大,恐怕也抵不过倭人手中的刀剑,在这种情况下,琉球王当真敢自己做主同意驻军之事吗
蔡坚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朱大人识见洞明,倭人暗中掌朝数十年,琉球郡王如今已如傀儡,必然不敢擅自做主,但在下却又一法可令琉球郡王同意此事”
蔡坚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冷声说道
“朱大人可以断绝朝贡,令琉球郡王答应驻军之事”
朱朗先前虽然也以断绝朝贡,威胁毛泰久金应元等人,但朱朗却并没有意识到此事对琉球国或者说琉球王室的严重性
对如今的琉球而言,朝贡已经不是简单的为了取利,而是已经关乎到琉球王国的存续
倭国如今之所以还让琉球保持独立地位,便是为了琉球手中的朝贡之权
琉球一旦失去了朝贡中原的权力,那对幕府来说,琉球王国的存在便再无意义
倭国之所以一直未吞并倭国,一方面是因为忌惮大明的反应,另一方便是为了朝贡
大明此次前来驻军,已然挑破倭国控制琉球之事,朱之瑜等人此时又要断绝琉球的朝贡之权,倭国至此便已再无任何顾忌
大明倭国两方无论最后到底会不会交战,但只要朱之瑜等人率领的明军撤离琉球,那倭国下一步必然会正式吞并琉球
这对琉球王室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大明此时虽无力驱逐倭国,但却有能力推翻琉球王位,对琉球王尚质来说,大明也好倭国也罢,两边都有能力将其置于死地
琉球王如今谁也得罪不起,待朱之瑜等人提出驻军一事以后,琉球王室很快便会发现,他们只能同意大明驻军
只有让大明与倭国两方相争,让两方相互制衡,琉球王室才能继续存在下去,这也是琉球王室如今唯一的生机
朱之瑜闻言,眼中也是闪过一丝惊叹,这蔡坚不愧是世居琉球的士族,对琉球国中的形势果是洞若观火,一下便抓住了琉球国中的要害
蔡坚却是没有发现朱之瑜脸上的神色,此时神色一肃,又是开口说道
“倭国自掌控朝政以后,便以法令禁制琉球购买铸造一切刀兵火器,琉球国中已无可用军卒,如今岛上真正能战的,只有倭国奉
行所麾下的百名足轻”
“朱大人前往册封时,可将上国天兵一起带往朝中宣旨,朝中见得我大明天兵,想必能更快认清此时形势”
朱之瑜闻言也是微微点头,他并不认同有兵者王的说法,但他昔年跟在张肯堂身边,亲历郑芝龙跋扈乱权之事,却也深知武力的重要性
在这等时代,空有道义而无刀兵,是办不成事的
蔡坚等久米士人数十年来一步步被排挤出琉球朝堂,自然更清楚其中道理
朱之瑜略一思索,却是发现蔡坚的建议与自己的计划并不冲突,于是也直接开口说道
“蔡先生国中耆老,思虑万全,既是如此,便按蔡先生所言行事”
三日后,琉球朝中传来消息,首里城中已做好接旨准备,三艘封船也是驶离久米岛,向着那霸港一路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