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御书房辩论(第2页)

 但他们如今,却能对政治提出如此深刻的意见和建议。

 两位孙媳所言虽浅薄,但敢在如此场合发声,足见顾家之包容、大度,也是难得。

 这足以说明,他们所受教育的成功。

 之前,自家孙儿回来时如此表现,他便已经震惊过一回了。

 今日却发现顾家小子们个个如此,想到他们还为大夏培养了百十位人才。

 若他们个个都如顾家小子们这般优秀,哪怕只有三分之一呢?他大夏便何愁无人可用!何愁不兴盛呀!

 这般想着,皇帝便将他今日收到奏书上的问题,提了出来。

 有些是他心中已有决断的,有些却是让他也有些发愁的。

 随着皇帝陛下将问题一个个的抛出,顾家小子们也慢慢的不再紧张了。连宋仁景也忍不住加入了进来。

 完全放开后,他们都非常珍惜这次的机会。

 能够当着大夏之主的面,抒发自己心中所想,并能够得到及时的指正,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

 他们便如同在谷内探讨学问一般,激烈的探讨起来。

 遇到有意见不同的地方,更是各持己见,不断的抛出数据,实例、学术研究等,来佐证自己的思想。

 每当场面即将陷入僵局之时,顾家小姑娘总是能适时又仿佛无意间的提一个观点,一句话,缓解僵局,引出小子们别的思维和灵感。

 皇帝在一旁认真听着,每每听到新的名词,或完全不懂的知识点、或者是新颖的思路,便急忙记在纸上。

 时间在忙碌中匆匆流逝,一上午的光阴晃过。

 皇帝的桌案上,已经密密麻麻的记了三本折子。

 “陛下,该进膳了!”裴公公也听得入迷,还是在一旁小太监的提醒下,才看了下时间,这一看,心中惊了一跳,忙轻声提醒陛下道。

 皇帝听到提醒,注意力这才从顾家小辈那边拉回。

 看了下时间,确实是该吃午膳了,看了眼依旧争论的热烈的顾家小子们,便悄声吩咐道:“吩咐御膳房的人,去御园将各样蔬菜都采摘一些,朕今日要好好招待护国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