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暗投明鲸二歌

第一百三十五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水军之难

 刘备自然不知刘晔南下之后还发生过这种事情。

 此时听到鲁肃亲自口述,一时心中自是感动,握着鲁肃的手道:

 “若非军师问起,备尚不知还有这等故事。”

 “子敬与那周公瑾即为好友,今投于我,日后必要与之为敌,岂不是叫子敬为难?”

 老刘身为大汉魅魔,自是无时无刻散发自己的魅力。

 即便鲁肃已经十拿九稳,还是以此为鲁肃考虑。

 而鲁肃一听,便觉刘备果然仁厚,当下便对刘备表忠心道:

 “肃与公瑾为好友,志却不同,他与那孙策自小相交,不得离之,只得走上歧路。”

 “在下虽为商贾之后,却也世代受国之恩。”

 “今值国之大难,群雄并起,见主公匡扶之志,自当相随,岂可因私废公!”

 “主公放心,莫说与公瑾为敌,便是公瑾当面,肃亦不改此心!”

 “只愿以身报国,终不背德!”

 秦瑱在一旁见之,自是笑道:

 “子敬乃君子,那周公瑾亦非俗人,终是各为其主,又岂有为难之理!”

 嘴上这么说着,他心里却是暗笑这鲁肃也不是什么老实人。

 他明明记得鲁肃对孙权说过,汉廷已不可复,当趁此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取江南,称帝建号已取天下。

 反倒是孙权表示你老哥真敢说,但我不敢做,我坐镇江东,只是想兴复汉室。

 这其中自然有孙权的权谋之故,可鲁肃却算不得什么汉室忠臣。

 结果现在到了刘备麾下,反倒口口声声匡扶汉室。

 可见鲁肃亦是个通透圆滑之人,而非老实忠厚之辈。

 但心中如此想着,他却也理解鲁肃的心态。

 就和糜竺一样,鲁肃同样是个投机者,因为他们的家世在这里摆着。

 不投机,那就没有任何进入士人圈子的机会。

 所谓的乐善好施,无非就是借用钱财来换取名声!

 只不过鲁肃没有糜竺胆子大,糜竺是那种看准了就下大注,不成功便成仁的角色。

 鲁肃却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性子。

 而也正是这种性格,才是真正的大将之才!

 为大将之人,不是说你要有多少谋略,要有多勇猛,而是要足够稳,错误犯得越少,胜利的机会就越大!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正是如此!

 鲁肃这般,正是他们现在需要的水军帅才。

 思虑至此,他便又对刘备笑道:

 “不知主公可已将我军欲建水军之事告知子敬?”

 刘备一听这话,便即反应过来,摇头笑道:

 “尚未告知!”

 他这边一心面试人才,还没机会问问鲁肃的志向。

 而鲁肃一听这话,眼中便是精芒一闪,他心知这一次刘备召自己前来,定然是刘晔推荐。

 可刘晔也才刚入刘备麾下,平白无故自然不会推荐他。

 因而他知道,刘备这一次找他前来,恐怕是要委以重任。

 故而昨天一见了刘备,就给刘备规划了一个战略,让刘备知晓自己的本事。

 不过终究刘备欲与他何任尚且不知,现在一听秦瑱这个意思,似乎有意让他统领水军?

 这可是一个实打实的重任啊!

 思绪之间,他索性对刘备问道:

 “依军师之言,主公莫非有意训练一支水军,图谋江东?”

 刘备见其问话,也不掩饰,直言道:

 “吾也不瞒子敬,实则此次召子敬前来,是因我军之前收了郑宝部众,军师便谏以彼等兴建水军!”

 “可我麾下并无这等善于水战之将,故而询问子扬。”

 他自是又将征召鲁肃的原因说出。

 鲁肃一听,心中自是一凛,不由暗自看向了秦瑱,心道这个军师果有远虑。

 如今刘备才取淮南,就准备练水军,可见在他献计之前,秦瑱就早早定下了取江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