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暗投明鲸二歌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全才孔明,卧龙培养计划(第3页)

 彼时刘备可是对他大赞盛赞,直呼他为金玉之才。

 可现在秦瑱一问,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他的论点。

 由这个论点出发,他才提出要扫平乱世重整朝纲。

 而秦瑱这话,却敏锐的指出了其中矛盾之处,既然合久必分,那他们现在重整朝纲,再过百年汉室又会陷入衰弱之中。

 如此一来,他的方法自也就算不上拯救汉室了。

 总不能隔上百年就分裂一次,然后重新再整合吧?

 这样不说后世有没有人能办到,就是这每一次的分合都要死上无数百姓,这和庸医治病有什么区别?

 治了又治,总是不好,又能算什么治病救人!

 想到此处,他一时惊醒过来,急忙问道:

 “先生此言,亮倒是未曾虑之,不知有何错漏之处,先生可否指出?”

 秦瑱见他反应了过来,便笑道:

 “若吾观孔明之论,实则并无错漏之处!”

 “只不过孔明少虑了一点!”

 诸葛亮见状,自是急忙请教道:

 “但不知学生少虑了何事?”

 他一问话,秦瑱即正色道:

 “要我看来,汉室所以衰落,不在于耕者无其田,而在于百姓吃不饱!”

 “嗯?先生此言何意也?”

 诸葛亮眉头一皱,不由暗自思考,耕者无其田,换句话来说,不就是百姓吃不饱么?

 秦瑱这话,莫不是在和他玩文字游戏?

 可秦瑱听此,却是悠然自得道:

 “不知孔明可见过我寿春城外灾民?”

 “彼等是不是耕者?现在可有其田?”

 诸葛亮闻言,便即神色一怔,突然发现了一个盲点。

 貌似事情还真和秦瑱所说的一样。

 他以往总是觉得天下祸乱的根源在于士族土地兼并。

 因为土地兼并,所以百姓没有田地,自然就没有收入来源,由此不造反就要饿死。

 可现在的寿春,却出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状况。

 由于秦瑱实行的以工代赈政策,使得这些灾民无须种田也有收入来源!

 百姓得了钱财,不仅能去买粮食,还能买衣服、买房。

 虽然没有田地,可寿春的这些灾民却没有丝毫乱象。

 相反,相当一部分灾民过得还十分满足!

 这一个状况,岂不是正和秦瑱之言,问题不是在没田,而是在于吃不饱?

 想通这一点之后,诸葛亮瞬间愣在了当场,想不通问题出现在了什么地方!

 天下大乱的根源在田地吧,那百姓没田也能活。

 可若是天下百姓都这样,那谁又来种粮食?

 没有这些粮食支撑,百姓还是要饿死,归根回来根源又在田地。

 这其中好像多了一个步骤,但他一时间又想不通在哪儿!

 思绪之间,他似乎有些明悟了秦瑱话语里的意思,忙问道:

 “敢问先生,但不知百姓为何会吃不饱?”

 他心想秦瑱说根源不是田地,那就一定有什么东西在其中作祟,只不过他没发现而已。

 而他这次一问话,秦瑱便笑道:

 “百姓吃不饱,归根究底,又在于生产力不足!”

 生产力三个字对孔明自然也是个新鲜词汇。

 不过他这个人极为聪明,一听到生产力三个字,便理解了大体意思。

 生产力是个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产物之力。

 这个东西,莫非就是他刚未曾发现的作祟之物?

 想到此处,他顿时眼睛一亮,像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是否搞懂了这些,他就能解决当前汉室之患了?

 当下,他便不再疑虑,低头拱手道:

 “敢请先生道明,这生产力到底为何物!”

 “学生愿求此道,还望先生明示。”

 如此说着,他便躬身一拜,已是万分虔诚的模样。

 而秦瑱见得此状,自是满意的一笑。

 他不怕孔明各种发问,就怕孔明不敢兴趣。

 现在这幅模样,却正如他所愿。

 现在搞懂生产力,以后搞个辩证法,再来点政治经济学,如此培养下去,无须他提点,诸葛亮自己就会加入改革大业之中!

 有了孔明顶上,他的后继之人,就算是有了!

 ps:有事回家两天,没太多时间写书,又有点卡文,更新不太稳定,这两天可能会少更一点,尽量以后补上,还望诸位读者大大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