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暗投明鲸二歌

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宁归心,取败之道(第2页)

 反正甘宁现在交给你了,索性就跟着你的队伍一起就行。

 面对此状,秦瑱自然又称赞了一番黄射大度,而后又将黄射的话语告知了甘宁。

 甘宁听着黄射不让他道歉,一时反而有些愧疚,又硬着头皮来到黄射面前行了一礼,随之便进入了秦瑱的队伍之中。

 其麾下兵马一共八百余,也随着甘宁加入了秦瑱麾下。


 到了此处,秦瑱的队伍越发臃肿了起来。

 来的时候仅有孔明陈到与五百精兵,两个家仆相随。

 现在可好,多了魏延、王粲、裴潜、甘宁,兵马也扩充到了一千三百余人。

 好在粮草方面可以和黄射共用,不然的话秦瑱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这边他又领着甘宁介绍给了众人,随后便让麾下随行,跟着黄射带来的三千兵马一道南下。

 路上黄射自然又问秦瑱有没有新作,秦瑱便将在襄阳所抄的《望荆山》交出。

 黄射一得此作,便抚须对秦瑱笑道:

 “先生此作吾亦有耳闻,虽是新声,却太过悲切。”

 “无有‘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那般雅致!”

 秦瑱见他还不满意,不由暗道这小子难缠,目光一扫江上,便来了主意道:

 “说来此处近于湘江,昔日吾于庐江之地,曾作湘君赋一片。”

 “今知荆州,听闻乡人之语,到有一篇杂文,乃云:汉嘉元年,武陵人捕鱼为业......”

 说着他便将一篇桃花源记给背了出来,其中自然有些改变,但远不如湘君赋那般麻烦。

 众人听着此文,不觉一时入神,脑海中竟浮现出了桃花源的美景。

 而黄射一听,便是神采飞扬,忙令军士取来丝绢,秦瑱一边说,他便一边写。

 直到秦瑱讲述完毕,他便看着手上美文,一时赞叹道:

 “先生大才,此虽杂文,却也是文采飞扬,实非凡人可诉矣!”

 王粲和裴潜等人亦是赞叹不止,又问秦瑱从哪儿听来这等事迹。

 独有诸葛亮在一旁听着,脸上满是疑惑之色,心想自己整天和秦瑱待在一起,也没见秦瑱吟诗作赋啊!

 怎么现在黄射一问,张口就能讲出一篇美文!

 这天下难道真有这等出口成章之人不成?

 秦瑱自不知诸葛亮所想,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笑这算什么。

 他出口成章,那是假的,可就在几百年以后,有个姓李的诗仙,那才是真正的张口就来,篇篇经典......

 总而言之,秦瑱和黄射又研讨了一路的诗赋,如此行了一日,总算登上了船只,又一路朝着江夏方向行来。

 行至江夏之后,照例又见了黄祖一面,只见黄祖其人与刘表差不多年纪,五十来岁。

 与儒雅的黄射相比,黄祖显得魁梧而又粗犷,方块脸,络腮胡。

 兼之常年养尊处优,挺着个将军肚,形容颇为傲慢。

 此时虽然收到了刘表的调令,却还是看着秦瑱嘲讽道:

 “刘豫州拥兵十余万,安得连一江东水军也无能败之,竟要来求我军之助?”

 秦瑱见之如此模样,自是谦逊一笑道:

 “乃因江东水军强盛,非庸兵可制,我军独木难支,当寻贵军之力。”

 “除我两家合军之外,谁家都难以独立胜之。”

 黄祖一听他赞扬江东水军,便是抚须冷笑道:

 “先生也莫激我,我荆州水军强盛,天下无匹,江东如何能与我军相比?”

 当下他便带着秦瑱又入水寨之中检视麾下兵马,只见水寨之中,船只虽大,却多为老旧。

 水军共九千余,却多瘦弱,甚至还没有刘勋麾下水军壮实。

 见得此状,秦瑱暗想原本历程中,甘宁投靠孙权之时直接言明黄祖年老,麾下将官克扣粮草,船只年久失修,现在一看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