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暗投明鲸二歌

第三百零九章 谋国之士,许昌之乱(第2页)

 本来刘秀和其兄刘縯都是更始帝麾下依附。

 可后来其兄刘縯功高震主,被更始帝杀害。

 刘秀便因此起了异心,在被派往河北之后,顺势起兵。

 是时佣兵数十万,被关中人称为铜马帝。

 这也导致了更始帝此后兵败被杀!

 贾诩现在提出此事,就是让曹操知道刘协未必真的和刘备一心。

 刘协之所以心向刘备,是因为刘备在外,刘

协以为刘备会顺从他。

 可如果真让朝廷到了刘备手上,刘备就可能会是下一个刘秀。

 如此一给刘协讲清楚利弊关系,那刘协还未支持刘备么?

 要知道,刘协想重掌朝政,并不是想要当个傀儡。

 这个青年皇帝唯一的目的只是想要自己做主!

 如果知道刘备会威胁到自己生命,想来刘协也不会高尚到无惧生死!

 这个计策,便是从人性下手,强行扭转刘协的观念。

 而不是像荀彧那般,高高供着刘协,让刘协任意妄为!

 曹操听到此计,一时便是抚掌大笑,连声赞道:

 “好个离间之计,贾公是为谋国之士也!”

 如此笑着,他心中烦闷一扫而空,什么去给天子谢罪?

 你刘协还能当皇帝,就是我老曹的功劳!

 现在好了,我让迁都你不许,那我就把你送给刘备!

 只怕他讲清楚这件事之后,刘协会求着他赶紧迁都!

 什么叫谋国之士,这就叫谋国之士!

 贾诩短短几句话,就将他现在的问题全部解决。

 相比贾诩来说,郭嘉和荀彧都太嫩了一些,如此想着,他便拉着贾诩的亲切道:

 “此战我若能得胜,贾公当为首功!”

 “战后我意以贾公掌管尚书台,不知贾公何意?”

 他本以为如此厚赏,会让贾诩千恩万谢。

 不料话一出口,贾诩便后退一步,圈手一拜道:

 “此议不可,荀文若乃王佐之才,此人为相,方可助曹公平定天下!”

 “诩已老迈,精力不济,难以掌大权。”

 “若曹公有意奖赏,请赏田宅增家资。”

 “如此来日致仕,也可凭此安享晚年!”

 他这番话自是滴水不漏,先称赞荀彧,再表示自己没权利欲。

 甚至给曹操表明,自己再干几年就准备退休了。

 完全是一副看破名利,不欲过多掺杂外物的模样。

 这一番话听在曹操耳中自是让老曹感觉一阵舒爽。

 没有什么人比这种智谋了得却又低调的谋士更让他放心。

 当下他便表示,退休是不可能让你退休的。

 国家还需要贾公这样的大才来稳定大局!

 不过如此说了两句,让贾诩当尚书令之言他却不再提起。

 甚至为了撇清贾诩的嫌疑,他都没有当场赏赐什么,就只是让贾诩悄悄从后门离开曹府。

 由此,经得一场商谈,曹操定下了策略,不再彷徨。

 当夜,荀彧入宫返回,便对曹操表示可以入宫觐见天子。

 可曹操却是当场拒绝,反倒是拿出了郭嘉的情报质问荀彧道:

 “文若只知操不敬天子之罪,可知天子欲杀曹某乎?”

 荀彧看着情报,自是大为惊骇,忙自辩道:

 “彧属实不知此事,董承等人安敢密谋曹公?”

 他自是绝顶聪明之人,一看董承等人密谋,便知是刘协示意。

 见得曹操质问,他便急忙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若是他知道此事,是怎么也不会劝曹操入宫的!

 毕竟刘协有意杀曹操,曹操一旦亲自入宫,就有被杀的风险。

 怪不得他一入宫见刘协说明来意之后,刘协会欣然应允。

 显然刘协多半已经对老曹动了杀心,想要借机除掉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