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无苦寺了尘长老【五千六】(第3页)
就算去了,大概率也是无功而返。
“那是自然。”
“哦对了,他给了一件信物。”
想通这一点。
“庐山虎背岭。”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没有老到走不动的时候。
了尘长老目露诧异。
显然是对这个方案动了心思。
当年铁磨头在洛阳城外倒斗时,被丧门钉打中罩门身死。
以秘金为骨,蛟龙大筋为脉,龙鳞为甲叶。
覆以蛟鳞重甲。
陈玉楼哭笑不得,又不好点破。
街上行人,对他们的存在似乎也早都司空见惯。
真要是那种一眼看透的坏种。
“故人之后?”
周围村寨、山民,苦匪寇之祸久矣。
问了下鹧鸪哨他才反应过来。
再加上开窍过后,脸色间再没了往日的痴愚。
年轻人点点头,放下竹篓和药锄,随即便大步穿过悬桥,没多大一会功夫便消失在茫茫深山当中。
陈玉楼等人并无暇驻足欣赏山景。
“老丈多虑了,我们乃是了尘长老故人之后,这位杨方兄弟,与他更是一脉相承,算起来还是了尘法师的师侄。”
大概指尖大小,中间还有一道孔洞。
估计是见到他们一行人里,鹧鸪哨师兄妹三人皆是道人打扮,以为他们是来拜访名山道观。
而之前他一直没有太多思路,直到见到了杨方手中那把打神鞭,就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将迷雾尽数拨开。
“闭嘴。”
数月前,瓶山之行结束,鹧鸪哨师兄妹三人返回族地孔雀山,就是从湘省过江,绕行鄱阳湖,然后一路进入江浙。
视线中的田地才渐渐被起伏的山脉替代。
“多谢老人家。”
老药农提醒了一句。
然后从心经那一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中取无苦二字,为古寺命名。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那年了尘法师前来,原本谁也没有当回事,在庐山结庐修行的隐士无数,不过要么死于山匪之手,要么下山逃命。
还缺少最后一步。
但走了几步又察觉不对,转过身就要去搀扶了尘。
几人牵马顺次下船。
“那倒不是。”
“就说是故人之后。”
“法师……”
“哦……好。”
看他们穿着打扮,并非传道士那么简单。
年轻人忽然一拍额头,赶忙从口袋里摸出那枚金珠递了过去。
“老人家,不知从这前往虎背岭要多久?”
年轻人一下愣住。
老农认认真真打量了几人一眼。
没多久,竹海深处便出现了一座古庙,看上去已经有不少年头,外墙斑驳,长满了藤蔓,不过庙内青烟袅袅,让它看上去颇有种世外隐秘之感。
花了一夜时间。
近两米身高,在这个时代本就少之又少。
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
打神鞭本身也不过一把铁器。
陈玉楼摇摇头。
算盘珠和框架上刻满了天干地支之数,专以演算五行术数,占测八门方位。
“速速赶路就好。”
还热情向他们推荐了仙人洞,说是那里香火不绝,解签也灵验。
他并未袖手旁观。
送到庄子时,饶是陈玉楼都有些迫不及待,立刻带着重甲去地下石窟寻找昆仑。
“不必,贫僧还走得动。”
不过,对陈玉楼而言,让他印象最深是九江不过一州之地,江边古城,竟是有着近乎于长沙府城的繁华。
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从晚清开始九江就开埠立市,借着长江水运连通四地,那些洋鬼子也正是看中了这点,往来于此做生意。
对于后者他没太多兴致。
更为奇绝的是,横跨峡谷,只有一座悬空木桥。
金珠上果然阴刻着一个庚字。
“真的?”
陈玉楼退了一步,“让这位兄弟,带上信物,独自一人去寻了尘长老,我们就留在此处不动,等法师看过信物,自然知道真假。”
陈玉楼还是让人在江湖上反复打听,这才得到了一丝线索。
而且这行人装扮也极为古怪。
身形矫捷,犹如猿猴。
年纪稍大的那位,听到无苦寺三个字,目光不由在一行人身上扫过。
只能耐着性子等他说完,这才拱了拱手。
“师弟……”
直到过虎背岭时遇到一座早已经荒废的古庙,心有所感,于是毅然在寺中剃度出家。
纵然速度上稍稍慢人一步,但也足以挡得住生死一击,为他拖延时机冲阵反杀。
闻言,陈玉楼心头微微一动。
随着扣扣的敲门声落下。
陈玉楼则是顺势跟摆渡的老头打听起了路程。
老人家一辈子没出过九江,哪里听得懂湘音,陈玉楼只能尝试着放缓语速。
很难让人不注意到他们。
采药人父子两人不禁相视一眼。
只是借朱丹,在气海中种下了一枚灵种,以便能够源源不断的吞吐天地灵气。
见识过瓶山之粗犷,遮龙山之险峻。
庐山则完美融合了二者,又兼云遮雾绕,一眼望去,就是一副生动的水墨山水画卷。
关于无苦寺所在。
年轻人先是看了眼父亲,见后者点头,他才小心接过,郑重其事的收在口袋里。
再加上他从周蛟手中得来的打鬼鞭。
经常能够见到西洋风格的高楼建筑。
看着身下那条绵延无尽,少说数十丈深的裂谷。
身形自然无人能及。
陈玉楼第一个察觉到动静。
毕竟是在入摸金门前,就名动江湖的飞天狻猊。
“你们认识了尘长老……”
回过神来的了尘,取过那枚金算珠,手指轻轻摩挲着其中阴刻的字迹,心中已然有了十二分的肯定,忍不住问道。
年轻人当即闭上嘴巴,再不肯多说一句。
而是以一人之力平定了庐山匪患。
老药农顿时动容,忍不住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