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页)
“传旨,即刻起设立粥棚,开仓放粮,并从国库拨出五百万两银子用于赈灾。”太宗略加思索后,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与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决定。
他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但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他必须尽快解决这场饥荒,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太宗真是慷慨啊,一次饥荒就拨出五百万两银子赈灾,开国以来恐怕没人能比得上了。】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赞叹着太宗的慷慨与大方。
【不过这样的效果恐怕也只是暂时的,填饱肚子容易,但长久的生计怎么解决呢?】另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思考着这个问题,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
【国库的钱财都来自百姓的税收,现在不断往外支出却不见进账,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最终还是会导致民不聊生国库空虚的。】又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担忧着这个问题,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重与悲痛。
【太宗虽然慷慨但后宫恐怕也得跟着节俭过日子了吧!】一位女官在心中默默猜测着后宫的情况,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关切。
【其实这事儿也不难解决饥荒嘛继续种红薯就是了。】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轻松与随意。然而他却不知道,红薯的种植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那些受了国家恩惠的难民也应该让他们劳动以报答国家的恩情。】另一位大臣在心中默默提出了这个建议,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严肃与认真。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些难民已经疲惫不堪,他们需要的是休息与帮助,而不是更多的劳动。
李清歌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些想法,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谋略。她知道这场饥荒的严重性,也知道太宗的无奈与焦虑。她必须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太宗听到李清歌的想法后,也渐渐有所领悟。他看着李清歌,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与期待。他知道李清歌是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他相信她一定能够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场饥荒。
李清歌的主意挺实在,她缓缓说道:“咱们得赶紧开仓放粮救急,同时鼓励老百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用劳动来稳定国家。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眼前的困境,又能为国家长远打算。”
“这话说得对啊,给别人鱼吃,不如教他怎么钓鱼。太宗皇帝心里肯定也明白这个理儿。这些难民因为饥荒流离失所,但他们可不是啥废人,都有手有脚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重新站起来。”一位大臣点头赞同,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特别是那些年轻力壮的难民,个个都是能干活的好手。国家先设粥棚救济他们,让他们有个缓冲,然后可以组织他们开荒种田来回报社会。种红薯啊,这玩意儿两个月就能收成,既快又稳。”李清歌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信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两个月的时间,太宗皇帝肯定能想办法凑齐粮食。要是这都做不到,那皇帝这位置坐得也太虚了点儿。”另一位大臣笑着打趣道,但话语中却透露出对太宗的信任与期待。
“国家和老百姓啊,那就是相互依存的,就像水可以载船,也能翻船一样。太宗皇帝对老百姓好,老百姓自然也会用丰功伟绩来回报他。”李清歌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深情与感慨,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家与老百姓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此时的太宗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李清歌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惊讶于李清歌的见识与智慧,更感动于她对国家与老百姓的深情厚谊。他连连点头:“对对对,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教人捕鱼比直接给鱼吃强多了,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想当年,太宗皇帝也在琢磨怎么治国理家,但这话却没说出来过。现在看来,李清歌说的才是真道理,国家和老百姓就得这么相辅相成。他心中对李清歌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看向李清歌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温柔与期待。
“李清歌这家伙,别看她平时懒洋洋的,脑子可不比朝廷里的那些谋士差。”太宗皇帝心里头那个高兴啊,他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一个宝藏,一个能够为国家带来无限可能的宝藏。
“有李清歌在,我就像多了个全能军师似的。她几句话,就帮我解决了大半的烦恼。”太宗皇帝在心中默默念叨着,对李清歌的信任与依赖也愈发深厚。
然而,就在这时,太宗皇帝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开始担心起蝗灾来:“这蝗灾啊,真是个头疼的问题。”今年的庄稼全毁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就算再种,也得等明年。可蝗虫要是再这么闹下去,就算有再多的良田,老百姓也得饿肚子。
太宗皇帝眉头紧锁,思前想后,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他看向群臣,希望他们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然而,群臣们也都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就在这时,太宗皇帝又看向了李清歌。他心中更加确信,这个家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相信,只要李清歌愿意,她一定能够想出一个解决蝗灾的办法来。
李清歌感受到了太宗皇帝的注视,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她暗自嘀咕:“太宗咋老盯着我看呢?不会是又想让我给他出主意吧?哎呀,红薯的事儿就够我头疼的了,我可不想再掺和这蝗灾的浑水了。”
然而,尽管心中有些不情愿,李清歌还是无法忽视太宗皇帝的期待与信任。她开始认真思考起蝗灾的问题来。她回想起自己曾经听过的一些关于蝗虫的知识,突然灵光一闪:“对了,蝗虫其实是可以吃的!”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李清歌自己都有些惊讶。她赶紧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向太宗皇帝说道:“陛下,臣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解决蝗灾的问题。”
太宗皇帝一听这话,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啥?蝗虫能吃?”这在唐朝可是个新鲜事儿,他从未听说过有人吃蝗虫的。
“没错,蝗虫不仅能吃,还健康美味呢,我可不是瞎说的。”李清歌一本正经地说道,她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人们欢欢喜喜地吃蝗虫的场景。
太宗皇帝看着李清歌那认真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与期待。他想了想李清歌之前说的话,都一一应验了,于是也就相信了她。
“哈哈,有趣,真是太有趣了……”太宗皇帝笑了起来,他的笑声中带着几分惊喜与愉悦。他转头看向尉迟敬德:“尉迟将军啊,剿蝗的事儿就先放一放吧。现在咱们的重点啊,还是得防着突厥人。至于这蝗灾嘛,就交给李清歌来处理吧。”
太宗皇帝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轻松与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蝗灾被解决的景象。而群臣们听到太宗皇帝的话后,也都纷纷点头赞同。他们相信,只要有李清歌在,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对于唐太宗来说,抵御突厥的侵扰,那无疑是头等大事之一。他时常站在城墙上,凝视着远方那片辽阔而神秘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忧虑与决心。他知道,突厥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太宗皇帝真是有远见,他不打算用兵力去对付蝗灾。”旁边的一位大臣议论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太宗的敬佩。
“不过,太宗的心思也是时明时暗的,现在大唐面临内忧外患双重困难,不知道他能不能妥善处理好。”又有一位大臣担忧地说,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对当前的局势感到十分焦虑。
说到烤蝗虫这事儿,太宗可能还真没想到过。其实啊,不光是蝗虫能烤,田里的庄稼、园子里的蔬菜、山里的野味,哪一样不能串起来烤了吃呢?李清歌,这位身材修长,眼神中总是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女子,心里默默想着,回味无穷。她仿佛已经闻到了那烤肉的香味,看到了星空下人们围坐一起撸串赏夜的欢乐场景。
太宗听了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的思绪飘回了过去。那时,他常常狩猎,亲手剥皮烤肉,那味道可比平时吃的饭菜香多了。他心想,蝗虫或许也能像野味一样,鲜美可口呢。
于是,太宗对群臣说:“各位爱卿,朕有个想法。我们平时狩猎得来的野味,都是烤了吃的,加点盐就美味无比。烤食的乐趣,远超过日常饭菜。蝗虫也是野味的一种,朕想试试烤蝗虫的味道,如果能吃,那就全国推广烤蝗虫,既能解决饥荒,又能控制蝗灾。”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万万不可啊!”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蝗虫能吃,万一吃出问题来,可就是大祸了!”另一位大臣也紧跟着劝阻。
“陛下,请您三思啊!”群臣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他们显然对太宗的这个想法感到十分震惊和不解。
李清歌在心里嘀咕:“这群人真是杞人忧天,烤蝗虫能有啥毒?先拿老鼠试试不就知道了吗?这美味他们没尝过,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妙处。”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对群臣的无能感到有些鄙视。
“贞观大帝,可是个善于纳谏、振兴大唐的明君,怎么今天朝堂上这么多庸人,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李清歌继续腹诽,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几分不屑和无奈。
不过,她心里也暗暗高兴:“太宗的想法和我真是不谋而合,他的智慧远超群臣。”她看着太宗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期待。
太宗似乎听到了李清歌的心声,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小子,既夸我又自夸,到底啥意思?”但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自负,但在这件事上,确实比群臣更有远见。
“无妨,我们可以先在宫里试试烤鹅,看看是否安全无害,再推广到全国。”太宗决定道,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陛下,蝗虫能否食用尚无定论,还是谨慎为好啊!”有臣子再次劝阻,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和担忧。
朝堂上再次响起反对的声音,太宗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扫视了一眼群臣,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的怒火。
“你们这群无能之辈,只会阻扰朕行事!蝗灾如此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如何安抚民心?”太宗怒斥道,他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震得群臣心惊胆战。
“你们可有更好的办法?”太宗目光如炬,群臣顿时噤若寒蝉。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
“既然没有良策,蝗患又刻不容缓,那就按朕说的办!”太宗斩钉截铁地说。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决心。
群臣面面相觑,忧虑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知道,太宗一旦做出决定,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退朝!”太宗一声令下,群臣纷纷退去。唯独留下了李清歌。她有些惊讶地看着太宗,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