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未赴约的闺阁私奔女(第2页)

 面对李大人的追问,师爷只能无奈地轻轻摇动着头颅,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回禀大人,至今为止仍然没有发现那个乞丐的任何踪迹。不过以卑职之见,情况恐怕不容乐观。依我推测,说不定此刻他早已身陷囹圄,落入到了那帮躲在暗处操纵一切的幕后黑手之中。”

 李大人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之后,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师爷:“到底是谁呢?是谁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

 就在这时,“咚咚咚”的鼓声突然在衙门外响起,打破了书房内的宁静。

 这鼓声,是百姓们求助、报案的信号,也是县衙处理公务的开始。

 李大人与师爷相视一眼,彼此心中都明白,新的案件已经到来,他们必须再次披上战袍,踏上追寻真相的征途。

 李大人率先走出书房,师爷紧随其后,两人的步伐都显得异常坚定而有力。

 他们穿过一道道回廊,跨过一座座门槛,最终来到了前堂——这个审理案件、彰显正义的地方。

 前堂内,烛火通明,两旁的衙役们早已整装待发,手持棍子,威风凛凛。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正义的坚守和对邪恶的憎恶。

 李大人走到堂前,稳稳地坐下。他拿起惊堂木,用力地拍了一下,声音洪亮而有力,瞬间震慑了整个前堂。

 两旁的衙役们见状,纷纷挺直了腰板,神情更加肃穆。

 “带击鼓人!”李大人一声令下,声音如同雷鸣般在前堂内回荡。

 两旁的衙役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迅速打开大门,将门外等待的击鼓人带了进来。

 阳光斜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为这座古城平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然而,在这座古城的县衙前,却聚集了一群神色焦急的人,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位半百的花甲老人身上。

 老人身穿一袭华贵的锦袍,但此刻却显得有些狼狈,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中闪烁着焦急与无助。

 在丫鬟的扶持下,他颤颤巍巍地走向县衙的大门,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大人,求你帮帮找一下小女吧!”老人刚走到门口,便迫不及待地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几分哭腔。

 他的双手紧紧地抓着丫鬟的手,仿佛这是她唯一的依靠。

 县衙内,李大人正端坐在案前,他的面容威严而庄重,眼中透露出几分睿智与冷静。

 他闻声抬头,目光如炬地望向门口的老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与好奇。

 “老人家,您先起来说话。”李大人语气平和地说道,同时示意身旁的衙役上前搀扶老人。

 老人被衙役扶起后,依然显得有些激动。他颤抖着声音说道:“大人,我家小女已经失踪一星期了,老夫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她的消息。老夫知道县衙是维护正义的地方,所以特地来求大人能找到小女。”

 李大人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深知失踪案件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他问道:“她何时失踪的?为何会失踪?”

 老人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说道:“她是在七天前的傍晚失踪的。之前,她喜欢上了府上的一位教书先生,老夫觉得那人不配我家小女,所以一直不同意他们的婚事。没想到,后来下人说小姐不见了,只留下一封信。信上她说要跟那位男子私奔。”

 “信在哪里?”李大人猛地抬起头来,目光如炬,仿佛能够穿透一切迷雾,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他深知,这封神秘的信件极有可能成为解开当前谜团的关键钥匙。

 只见那老人微微颔首,向身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丫鬟心领神会,轻盈地移步上前,动作优雅而娴熟。

 她轻轻挽起衣袖,小心翼翼地将手伸进袖笼之中。

 众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着她的动作,屏气凝神,期待着这封关键信件的现身。

 终于,丫鬟的手从袖中缓缓抽出,掌心中赫然躺着一封已经略微泛黄的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