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巧合(第2页)
蒙正初没有发脾气,许如意感觉心踏实了不少,明天联系名片上的人看看再说。
......
任何市场的竞争都是残酷的。
想要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就必须有立足之本。
立足之本必须是其他人撼动不了的!
之前在云锦东方举办的招商会,看似是招商引资,实则也是各家企业想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个产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就连荣兴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都不禁要收紧市场应对考验。
更何况招商会到场的其他家小公司了。
郑晨所在的海飞牌电动车厂子,是津城老牌国营自行车上,在三年前的八十年代,津城街上人们身下骑得自行车十辆有八辆都是海飞牌自行车。
那时候老百姓结婚讲究‘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
其中里面的自行车就是海飞牌自行车。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自行车的需求也在减少,作为国营老厂也要面对时代的浪潮。
千禧年初海飞牌自行车厂正式宣布倒闭,郑晨的父亲是厂子里面的老员工,看着自己工作一辈子的厂子倒闭。
那一代人难过的心情是很多人都理解不了的。
后面郑晨的父亲带着厂子的老员工进行企业改革,成功将倒闭的厂子再次盘活。
为了应对时代的改变,厂子也推出了电动自行车。
与自行车市场取得的成就相比,在电动自行车市场海飞是一个失败者。
其他电动自行车都有自己独家的技术支持和黑科技,而海飞电动自行车基本上就是购买所有电动自行车零件进行组成一下而已。
说白了就是贴牌电动车,一点核心竞争力也没有。
别的厂家的电动车来回可以跑四十公里,而海飞只能够跑二十公里。
郑晨也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厂长,以前他是干外贸的,自己老爹看厂子一直竞争不过其他电动车厂子,就把他叫回来做了厂长。
当上厂长的郑晨也是一门心思的热血,脑海中幻想过无数将海飞牌电动自行车再现昔日辉煌的样子,甚至超越从前不止是津城市场,让全国人都知道还有海飞这个电动自行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