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最“讨厌”的古人(第2页)

 【小学和初中还好,《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这些篇幅比较短,又朗朗上口所以难度还不算大。】 

 【可是到了高中《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那就是噩梦了。】 

 “太白兄,你又被小哥吐槽了。” 

 看到刘宇的发帖,杜甫第一时间就开始打趣李白。 

 而李白也是无奈的耸了耸肩:“这件事之前就说过啊,虽然不知道后世为什么这么钟情我的诗词,不过这也不能怪我啊。” 

 “再说了子美,我估计待会你也跑不掉。” 

 不知道是不是全都被戳中了童年的痛点,不一会这个问题下就收到了很多的回帖。 

 (没让背诵李白那首《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就不错了。) 

 (光标题就22个字,全文830个字。) 

 (卧槽,完全没听过啊。) 

 (没听过?天上白玉京,十二城五楼,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听过没?这一段养活了多少网文作者。) 

 (还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既然楼上说李白,那我就要说宋濂了。】 

 【那篇《送东阳马生序》真的太长太难背了,当时把宋濂掐死的心都有。】 

 【可是如今三十余岁身无一技之长时再读此文章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艰辛。】 

 【但就是如此我才更讨厌他,年轻时折磨我,年纪大了还要给我一刀。】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隧不观。) 

 (尔惰,不肯假借之。) 

 (非吾惰,无可借。) 

 (可趋百里外叩问,还余之惰也。) 

 (你们这是要考研?) 

 “宋濂,你的文章居然需要被后世学子背诵,快拿出来让咱看看。” 

 一听自已朝堂上有臣子流芳百世,朱元璋也挺高兴的这不侧面说明自已的英明神武嘛。 

 “呃,陛下,这《送东阳马生序》老臣目前还不曾写过,应当是之后所作。” 

 “不过那句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倒是很像臣的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