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热血青年(第3页)

 司马朗极其不快,反问陈安:“陈司农难道不同意吗?还是说陈司农要为后人留下隐患。” 

 他还扣上帽子了?看来无论古今,喷子的方式

都是这几套,无趣得很。 

 不过司马朗好歹是个知识分子,陈安愿意花时间扭转他的思想。 

 “伯达兄年方几何?” 

 “已是而立之年。” 

 “三十了啊,去过哪些地方?” 

 “北方大部分都去过。” 

 “没去过边境吧。” 

 司马朗急道:“如何没去过,匈奴人劫掠百姓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怪不得他这么极端,原来是亲身经历过。 

 陈安问:“匈奴队伍中,你有没有见过汉人。” 

 “怎么可能有汉人。” 

 “其实我见过,还不少。” 

 司马朗失声惊呼:“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不可能,苛捐杂税,官僚压迫,还有你们这些世家抢夺百姓土地,老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要去其他地方找出路。 

 我在匈奴部落见到不少汉人,他们在汉朝境内活不下去,投身草原,成了匈奴人。事实上,匈奴部落中这样的‘匈奴人’有很多。 

 每当有百姓在境内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为自己寻找出路,逃到草原的成为匈奴人,逃进山里的成了山越,逃到凉州的成了羌族。 

 当然,我也见过一些往汉朝跑的异族,他们在异族中也是底层,也是被欺负的活不下去的对象,所以逃到了其他地方。 

 你看,当人活不下去的时候,其实他们是不在意自己是什么民族,不在意生活在哪里,他们想的是活下去,不要死。” 

 司马朗被说的哑口无言,他嘴硬说:“可他们还是不会认同我们。” 

 “是的,他们现在其实没有认同我们,这需要时间,但谁都不迈出去第一步,那么我们双方永远都会是敌对状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伯达兄,不如你亲自去和他们接触接触如何,就这么办,我派你去雁门关公干,和匈奴人接触,等接触回来,再来和我谈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