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审配不怕死(第3页)

 想必里面还在笑语盈盈,丝竹之声不断罢。

 悲意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笑,笑他自己,笑那个向往士族的曹孟德。

 站在原地良久,用袖口拭泪抿笑,骑马再也不会回头地走了。

 曹操走了,袁绍没去挽留,反松了口气,真怕曹孟德在堂前与审配僵持下去。

 大家都下不了台。

 暗叹一声,想着以后再补偿曹操吧!

 本想简单的试探,大家对另立新君的反应,以他目前的威望,就算反对也不敢在明面上,公然唱反调。

 忽略了孟德一旦怒起,就不会讲情面的。

 哪怕从小玩到大。

 筵宴过后,众客散去。

 袁绍亲自写信给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还有后将军袁术。

 前面两者,很快回信。

 给足了面子,信中奉承道:“安定天下之事在于本初,若对朝廷有利,他们会襄助的,只是在人选上要多加慎重。”

 两人也怕不仅没落好处,反惹一身骚。

 再找个类似桓灵二帝的宗室,搞人心态。

 袁绍很是高兴,回书道:“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幽州牧刘伯安,安抚百姓,素有贤名,在天下颇有为名望,使其为帝,汉室必将兴盛。”

 事关重大,除了私下与韩馥商量外,还没有和刘虞通过风。

 不过迎立皇帝,哪有先问别人愿不愿意,再怎么想的人,也会装样子先拒绝。

 最后都会心安理得,登上帝位。

 秦汉以来,无一人例外。

 见谋划之事大定的袁绍,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长安雒阳,目前为董卓所有,只能另寻他地作为京都。

 天下富饶之地,莫过于河北,河北精华,则在冀州。

 择冀州一地,或可为都!

 袁绍脸上带着些许酒意,内心极畅快。

 就在这时,幕僚带来袁术的回信。

 袁绍边打开,面对众人笑道:“公路来信,何其迟缓,我和他同为袁氏子,想他定会附和,二人合心,大事可成。”

 打开看细,登时无名火起。

 将信狠狠掷地,怒火中烧。

 “袁公路,安敢如此轻慢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