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能医天下

 城郭苍茫外,山河浮眼底。

 好在眼下各地大抵平静,即使山贼盗匪。

 见荀彧一行二十余骑,还有几个披甲骑士,知身份不凡,也不敢出来阻拦。

 况且一路经过亭、舍,也是较为安全。

 日头渐渐西斜。

 青州高唐县地界,已可眺目远望。

 河畔之隔,对岸是大片的长林丰草,不远处一亩亩耕田,农夫正在辛勤劳作。

 灌溉的木质水车,借着水势缓缓转动辐条刮板,装满了的河水被逐渐提升上去。

 临顶后,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进开辟的沟渠,灌溉到农田里。

 好一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

 待船官谨慎的检验完“过所”和身份后,寻问了句,为何公干而来?

 荀彧身为作主的人,站出来不慌不忙施礼道:“听闻卢公闲居在平原,故特来拜访。”

 “路过此处,需暂借歇息一晚,明早再赶路。”

 船官闻言轻微颔首,侧身子指着县城:“往此面再行七、八余里有传舍,可以暂住一宿,但马匹的粮草还需另付。”

 “这是自然。”荀彧则点头轻笑,温雅如故。

 哪怕在冀州一路过来,草料也皆需付钱。

 更何况在人生地不熟的青州。

 他有些好奇地问了管理渡河船只的船官。

 “日暮将至,为何农夫还不返家歇息,尚在田中劳作?”

 船官回答道:“如今处于小麦的拔节期,主茎长出穗部,不赶紧除虫除草,运筹肥水等收麦时,哪会有好收成?”

 “况且如今不多存储粮食,万一旱季突然而至,如何生存?”

 “使君常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肩挑粮秣的农夫,更要如此!”

 “青州时人皆知,天下万民以食为天,人无粮数日不可活,农事强则天下兴。”

 船官昂首挺胸手抚长须,说的凛然大义。

 动作神情极为熟练。

 每回外人来到青州,都像外乡人去到京都一般,问这问那,好奇不已。

 他早就摸索出一套,令人钦佩莫名的举止。

 往往那些人听到后边那一句,都不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