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奉孝速来(第2页)

 “我贵有自知之明,最多能将兵三万,超过三万,旗帜指挥,击鼓鸣金,已过耳目之外。”

 “只得分兵行事,不然聚再多,只会削减战力,阵型松弛为敌所击敌。”

 “文若可别再夸我了,万一哪天没有了这份谨慎,就坏了大事。”

 刘备笑说完,又嘱咐关羽。

 目送风尘仆仆赶来的云长,去歇息后。

 刘备对荀彧说道:“文若我出征后,假使有良才来投,还请替我先挽留些时日,待我率军返回后,再倾心相谈。”

 荀彧轻点头。

 如果有人来了,他也不会这么快让其走的。

 连拜会都没拜会过,那岂不是书信白写了?

 荀彧不禁想道:“现在出现盗窃之事,说明律法不严,或许差个精通律法之人。”

 “精通律令,嗯……”

 颍川郭氏就是以研习《小杜律》,被称为家室衣冠,名扬颍川的。

 记得上回郭奉孝还书信问我,怎么回颍川寻不到人,找人打探也没听说在兖州。

 吓得以为我在路上遭遇不测,每日饮酒买醉牵挂我。

 直到回信给宗族,他才从荀氏得知我留在了青州,来书埋怨了好一段字。

 荀彧忍不住露出笑意。

 奉孝不是说,想寻能容忍他性格的明主吗?

 眼前的青州就有,还不过来须待何时。

 荀彧准备等下第一封信,就写给颍川郭嘉。

 接着想到另外一人,按照他的心性,应该也会对玄德感兴趣,也可以书信给他。

 荀彧沉思想到。

 拜别玄德之后,踱步回到前堂。

 提起手中兔豪毛笔,写了一长话,又将信函废弃。

 跪坐思索片刻,然后干脆利落下笔,重新意简言赅写了一篇。

 ——只见写着:“已逢明主,奉孝速来!”

 ……

 齐郡国临淄的东郊,飘洒着绵密的细雨。

 一条不宽不窄的河水,曲折而过。

 春秋时期,齐献公姜山因此地接近淄水,水经其城东而过,故名临淄。

 地势南高北低的缘故,临淄靠南而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