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不为门户私计而行(第2页)

 

让看见这一幕的赵岐感慨万千,汉家将兴,盛世将至矣!

 

可惜与他交好的太傅马日磾福浅命薄,死在了袁公路之手,倘若能见到司隶有如此景象,必定欣慰不已。

 

且还能获知故友蔡邕的孤女,如今也有了好去处,还颇得汉王喜爱,能代替其父编撰“汉记”,以女君之身,却名垂竹帛间,为后人所敬仰。

 

待编撰成书后,必然可超过百年前的班昭。

 

若伯喈泉下有知,也会心中窃喜罢。

 

赵岐步履蹒跚地拄杖,踱步到高处远眺,忍不住心想道。

 

可惜,这些故人都看不见了,他们不知道短短十年时间,便有英雄奋起重整了兵连祸结,满目疮痍的旧日山河。

 

赵岐想到了朝堂上的三公九卿与诸多大臣,恐怕那些人也没想到吧,能去长安觐见新天子的人,会是他赵岐。

 

想到这儿已然褶皱的脸,顿时扬起了一抹笑意,没想到最后是他赢了。

 

远处响起了马蹄声,看似匈奴装扮的贵族,在汉军骑兵的陪同下,皆是谦卑有礼,去到村落买水,买各种物品,也给予钱财或者皮毛交换。

 

临走之时,还打恭作揖恭而有礼。

 

赵岐隐约望见,不禁抚须笑道:“犹见汉风烈烈,一扫多年颓废,使得胡儿不敢作乱,汉王真英雄也。”

 

“走罢,此地离长安还有七百里之遥,就算代替故友,也要再去看一回啊!”

 

赵岐转身笑着吩咐随从道。

 

……

 

从雒阳到长安之间,称得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不仅是关羽丶张飞丶赵岐等人正在赶路,还有其馀的官吏亦是如此。

 

“公达,长安此刻正需要有人主持大局,汝为何迟迟不动身?”

 

刚出雒阳还未来得及渡过大河的荀攸,遇见了从后面赶过来的荀彧。

 

荀彧见到对方立即忍不住责问道。

 

听见此话的荀攸先拱手行礼,对叔父解释说道:“攸已得大王允许,可以晚数日启程,之所以久不动身,是在此处等叔父赶来。”

 

荀攸本来打算处理完雒阳的事宜,便立马赶去长安,但听说叔父荀彧还在他身后,于是乾脆等一两日。

 

待见了叔父后,再一起赶去长安。

 

因为有些话,还是要由他亲自来说,好过让大王来提醒。

 

而且到长安后,人多口杂有些事就更不好说了,所以荀攸想着在这等荀彧到来,把宗族的事彻底交个底,将话给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