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
刘备不知益州牧刘璋在黄权与吴懿的劝说下,已然准备带好绶印丶舆图等物件,动身前往长安的路上。
工匠丶役夫在长安东郊建坛,且需要月余时间,恰好趁着此中间隙,令关羽丶张飞丶简雍丶牵招丶荀彧丶荀攸丶鲁肃丶吕布等人皆赶来长安。
好在各州郡的主吏掾长俱为他量才辟用,哪怕太守与郡国相前往司隶述职,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大的纰漏。
刘备后边又想了想,传书信至荆州寻问有无叫颍川徐元直之人,若有遇见则用汉王名义辟来关中为吏。
同时让人去辟请诸葛玄来长安为书佐,还让他带着诸葛君贡的子女一齐前来。
他刘玄德即将登坛为天子,早已克复中原,中兴汉室,若不让孔明与云长丶益德来长安见如此盛况,总觉得有些遗憾。
毕竟他当初还想拉着众人的手臂,伸手遥指长安城,笑起来说道:“今日备与诸位终还于旧都。”
舍命奋起之际,也未曾想过用近十年时间,便可重定天下,席卷宇内,荡清乾坤。
那时候想着死则死矣,反正都是数百年乱世,有此命苟且安生,又能安到何时?
没想到天下诸侯竟如此不堪一击,申军法丶置军府丶考吏事丶均田地丶赏百姓丶抚士族丶击豪强丶炼铁器丶奖工匠,以上下同欲之心,不畏生死,不避强御,置于死地而后生,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势,纵横天下。
在一次宴会之上,有官吏笑着趋奉行礼说道:“大王以仁德之心,行博爱之道,此乃仁之所在,故天下归之。”
而刘备听见,则直接摇了摇头,抬手笑道:“仅施仁者不可平天下,还须加以分利,不仅要分给士人,还要分给黔首百姓,倘若天下大半皆受刘氏的『仁』与『利』又岂会再有黄巾之乱?”
“百姓所求何其少也,只求食能果腹,衣能遮体,减服徭役,不遇恶吏,无灾无痛即可。”
“为官吏之所务,取印绶则思朝廷之患,下刀笔则虑百姓之苦,”
“凡治天下之民的官吏,应当每日多想,孔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言。”
刘备笑着逐一望过四百七十八位掾吏,这里许多人即便日后不为二千石,至少也是从县令起步,经过他这些年一边征战,一边亲自在各州筛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