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赋任葭英

第一零三章 廓定四表,混一戎华(第2页)

 索敞沉吟道:“我们抵挡不了。你也应该记得起,所谓河西的世家大族,本也来自中原。”

 百余年前,中原之地烽火连天,为避战祸,中原世家大族和寻常百姓,有的南下,有的西迁。远离了中原烽火的河西走廊,好似一方遗世独立的净土,宁静平和许多。

 此地山川秀美,土地肥沃,足以滋养一方百姓,接纳众多移民,亦是绰绰有余。何况,张轨使用“侨置郡县”之法,为移民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

 魏晋以降,儒学之精华,为根深叶茂的世家大族所据有。因此,随世家大族西迁,中原腹地的学术也传到了河西走廊。

 或口传心授,或着书立说,在这方净土中,世家大族的文脉,亦如老树盘根,扎进河西的土壤之中。现下,要他们迁往平城?(1)

  “平城,又不是洛阳,不是长安。”阴兴撇撇嘴。“连建康也不是。”

 言下之意自然是,你大魏再强,也不是正朔之所在。

 闻言,索敞顿觉阴兴迂腐。

 “方才,公主有一句话说得好,‘廓定四表,混一戎华’。我相信她,也相信魏主。”

 “随你便,”阴兴意兴阑珊,“我只听先生的。”

 说罢,阴兴拂袖走开。

 二人不欢而散。

 另一头,拓跋月、霍晴岚出门之后,并未登车离去,却在陆沉观外伫立一时。

 霍晴岚抬头望向陆沉观,眉头深深蹙起。

 “刘昞先生这样,分明是不想见客。”

 拓跋月淡然一笑:“无妨,就当是三顾茅庐,古有刘备求贤若渴,今我亦愿以此诚心,换得先生一顾。”

 霍晴岚目光转向拓跋月,眼中满是疑惑:“公主先前写了什么?”

 拓跋月轻抚了抚衣袖:“我向他致歉。”

 “致歉?”霍晴岚讶然。

 拓跋月的目光霎时变得幽深:“玄处先生并非不识时务之人,他之所以闭门不见,是因为心中有怨,有怒。”

 “哦,”霍晴岚突然想起来,“你是说胡叟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