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吃啥补啥,以形补形(第2页)
会根据外物承载环境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阳为气,阴为味,也就是说能量其实是可以通过嗅觉,和味觉被人们感知出来。嗅觉感知到的都是阳性的能量,味觉感知到的是阴性的能量。
我们所吃的食物,也是通过嗅觉和味觉,来进行分辨其中的阴阳能量比例的。
我们吃了食物之后,味的部分也就是阴性的能量会用来补形,帮助身体里形成物质结构。然后物质结构来承载属于阳形的能量,通过能量的主动作用,进行相关运动或者变化。所以形归气。
气归精是说,能量最终的走向,是用来形成身体里的精。也就是物质能量组合,也是精神的精。形成物质能量精华。精归化,就是说人体里的各种变化转化,都来自于精。
根据身体里的需求,把精转化成物质,或者能量,或者意识。这个精,就像身体里的电池一样。
精食气,是说,精的积累,主要依靠阳性能量,所以精要以阳性主动能量为食物,形食味,则是说物质主要靠吃阴性的能量来维持物质存在。化生精,就是说人体里的各种转化,都是阳性能量驱动物质转化而成,气生形,就是说整个闭环的作用,都来自于气,阳性能量。
我们说,阳性能量背后承载的信息就是神,也就是主动意识,也就是说人体里的各种转化作用都是背后的意识互相协作完成的。
然后这句话最后说说的,就是说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喂,就是说如果人过度饮食,或是过度驾驭自己驾驭不了的能量,就会反因为其中的转化关系而所伤。具体感兴趣的,咱们回头看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我这里就不过多解释了。”
小白讲完,金老轻轻笑着,鼓起掌来,“不得了,不得了。精彩,精彩。我也算读过内经的人了,也看过不少翻译。其中这一段属于比较难理解的,小白你把这段解释出来,不但能让人一下理解过来其中的原理,还解释得非常合理。其中的逻辑关系让人一下就能理清头绪。”
小白摆了摆手,谦虚道:“哪里哪里,金老,您过奖了。其实咱们以物质能量意识和阴阳之间的关系,把里面的概念都搞清楚了,这些东西其实很好理解。现代人读古文之所以读不懂,就是因为很多基本概念理不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起气来,他们都会认为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说起神来又会往什么神明迷信方面去靠。总是以现代的认知体系去望文生义,所以就很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