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又一年,吴家的结局

 最后。周淑云去和余庆见了一面。回来后,她虽然没有立马开口,但也不再逼迫赵小凤分手了。两人到底能不能走到一起,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林素娥这边。赵小凤事情平息后,她生活恢复了平静。国庆节。赵振仁和肖媛媛举办了隆重的婚礼。男女方都请客,一个在水口村、一个在蒲县,分别请了双方所有的街坊四邻、亲朋好友。他们没请同事和同学们,因为打算回蓉城单独请他们。婚礼办得极其热闹。赵振义、赵凤兰和赵振礼都挤出时间赶了回来。赵振义快要毕业,一直忙着准备毕业论文,今年过年都走不开。赵凤兰进了组当编剧,拍摄工期紧张,但为了见证大哥的婚礼,她硬生生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好在。她地位高,还是请到了。和后世信息大爆炸不同,这个时代,是文人成名最好的时代。赵凤兰靠着几本书,就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如今,也被称一声“先生”。而赵振礼刚比赛完,他拿了北京市15岁以下儿童乒乓球比赛的亚军,这个虽然是市级,但由于在北京市,相当于省级荣誉。再来两个,保送清北没问题。现在,各行各业都缺人才,体育方面也不例外。婚期定在10月2号,先在赵振这边举办。当天。张灯结彩。有赵春兰的经验,林素娥他们处理事情游刃有余、妥妥当当。赵振礼比新郎还要兴奋,整天像个猴子一样乱窜,根本安静不下来,大概是训练憋得狠了。自从成了体育生,他体力更好了。总之,婚礼圆满结束。3号,是女方的婚礼。4号,新郎新娘便悄悄地去了蜜月旅行。……赵振仁结婚,算是了却了林素娥的一桩心事。之后。她全身心在赵春兰身上。她现在的肚子已经8个月了,七活八不活,这段时间,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好在。无惊无险的过了。1985年12月24号,平安夜晚上,赵春兰发动了。当时,陆成军、林素娥都在家。村里也来人帮忙,很快,就把她送进了产房。折腾了2个小时。平安生出了一个儿子。陆成军喜极而泣。林素娥看着可爱的外孙,也是一脸的怜爱。母子平安。缓过来,她当即和远在外地的孩子们挨个报了平安。大家都很高兴。 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赵春兰便坚持出院,林素娥和陆成军拗不过她,只好顺着她的意。好在。回家之后她不再任性,乖乖的坐满了一个月的月子。时间早就步入了1986年,都已经快过年了。今年除夕在1986年2月8号。赵春兰出了月子,林素娥空下来,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每天都很充实。原以为今年就这么过了。结果。腊月29,她得到了一个惊骇的消息。“你说什么?!!!”王萍唏嘘:“吴山川一家不把周玉柔当人,也终于付出了代价,就是他们的命。”周玉柔儿子没有撑过这个冬天,在立春(腊月二十六)的那一天悄然死了。周玉柔没有声张,仿佛孩子还在,吴山川一家都不在意这个野种,竟然好几天没发现,高高兴兴在准备过年的事物。结果。腊月28晚上,周玉柔不知道从哪里搞了好几十斤油,一把火把吴家点燃,连同她一起全部烧死了。等到村里人发现,已经来不及了。林素娥觉得难以置信:“怎么会没人发现?”“周玉柔先把吴大海、郑大春和吴山川弄晕,然后绑起来,用臭抹布把他们的嘴给堵上,在把人弄醒,最后在卧室里用湿漉漉的柴火生出来的烟把他们给活生生闷死了他们,之后,才点燃了院子里的干柴火。”听到这话,林素娥更纳闷了:“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周玉柔说的。”王萍表情复杂:“其实,火烧起来村里就察觉了,吴家左右邻居立马出来救火,周玉柔抱着已经死了的儿子,声音泣血的坦白了吴家的罪行,自己的报复,一刀了结了自己。”除了这些。周玉柔还控诉了关桥村众人的冷漠无情。这就不必说出去了。林素娥抿了抿嘴。周玉柔到底和自家大闺女不一样,两家的恩怨不提,她算得上一个人物。王萍又道:“周玉柔被吴家逼疯了,她一对儿女都意外没了,自己在吴家也生不如死,所以,偏执的觉得吴山川杀了她孩子,让他们血债血偿。”林素娥眼神微动:“你觉得,她说的是假的?”“应该是吧。”王萍立马点头:“吴山川虽然不做人,但咱们老百姓怎么敢杀人?”林素娥不置可否。要是不敢杀人,周玉柔算什么?只是,王萍这么想也可以理解,谁愿意自己村出一个杀人犯呢?王萍眼神闪过不自然,赶忙说起别的:“现在这样的结果,也是吴家的报应,我都劝过好几次他们一家,得饶人处且饶人,放过彼此,给对方一条生路,他们不信,一直熬着对方,现在好了,人家直接掀桌子。”昨天晚上,她一整夜没睡着。一闭上眼睛,都是周玉柔凄厉的声音。家里人情绪都不好,她找不到人倾诉,想到林素娥和吴家的渊源,天一亮就往这边走。林素娥安抚了一句:“这都是命,萍姐,你一个外人也管不了这么多。”王萍叹气:“是啊。”然后,理智回笼,不好意思道:“素娥,明天就是年三十,我和你说这个晦气的事情,你不会怪我吧?”林素娥摆手:“当然不会。”“一开始,也是我让你多替我看着吴山川那边,有什么事情及时告诉我,现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肯立刻来告诉我,我感激还来不及呢。”闻言。王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素娥,和你说了出来,我这心里好受多了。”“都过去了。”林素娥拍了拍她的手背,又问道:“他们的后事怎么处理?”王萍:“村里出钱出力把他们埋了呗。”“只不过,这日子不巧,大家也不想去祭拜,请了师傅给他们念经,就不大办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