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最丰厚的嫁妆(第2页)

 作为经历过三藩之乱的人,康熙太清楚藩王的危害了,由此他对推恩令很是推崇备至。 

 皇权都是自私的,每一个皇帝都不希望出现一个势力威胁到皇权。 

 而藩王,掌握有封地和军队,又远离朝堂,自然为皇帝所顾忌。 

 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也造成了藩王和皇帝天然就不能和平。 

 皇帝想的是,你一个藩王手握重兵,有造反的力量,迟早要解决里。 

 藩王想的是,我既然有大军,为何不更进一步? 

 就这样,你不放心我,我也不放心你,猜疑一旦产生,那矛盾就产生了。 

 这也是为何,古往今来,华夏历史上那么多藩王都不得善终的原因。 

 “真要说起来,自古华夏能够以藩王之身斗赢皇帝的,也就只有明朝的永乐皇帝了,只能说那个建文帝也是真的够废的!” 

 随即,康熙想到了朱棣和朱允炆,吐槽道。 

 在康熙看来,朱允炆作为皇帝,号令天下,竟然被朱棣给造反成功,简直就是个废物。 

 毕竟,明朝时期的藩王可没有汉朝的藩王那么大的权力和势力。 

 ———— 

 众人闲聊之际,天幕上的视频来到了战场上。 

 “众将士听令,随我杀匈奴,报仇雪恨!” 

 “杀杀杀!” 

 穿着甲胄的年轻将军,带着大军英勇作战,军旗上大大的“汉”字迎风飘扬,似乎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虽然刘彻决定对匈奴开启主动出击的策略,但是,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元光二年(前133年),刘彻采用大臣王恢之策欲在边境马邑埋伏匈奴单于,没成想,事情泄露,无果而终,反而激怒了匈奴,匈奴更加肆无忌惮侵犯汉朝边境。】 

 【此事之后,刘彻认为以前年纪大的武将习惯了防御,现在要主动攻击匈奴,他们跟不上,于是,刘彻开始有意识选拔年轻有冲劲的武将。】 

 【提到这里,不得不说,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娶得太赚了,他娶了卫子夫,顺便得到了后来帮助他重创匈奴的卫青、霍去病两人,还有一个他托孤众臣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