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光武中兴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时期。 

 大都,皇宫。 

 “说实话,刘秀重续汉朝两百年,这份功绩绝对是巨大的,在汉朝皇帝之中,绝对是排在前三的。” 

 忽必烈看了这段视频,对刘秀的功绩很是赞赏,对他夸奖道。 

 “是啊,在微臣看来,汉光武帝的功绩仅在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之后。” 

 一名大臣闻言,点头赞同,说出自己的看法。 

 嗯,汉高祖开创了大汉,让刘氏成为了皇族,他的功绩自然是第一位的。 

 毕竟,没有汉高祖刘邦的开创之功,又怎么会有后面的刘氏子孙的事情呢? 

 汉武帝刘彻,虽然后期不行,不过,他给了百姓竖起了脊梁,功劳也是毋庸置疑。 

 要是刘彻不将匈奴打残,再继续下去,搞不好要被匈奴灭掉了。 

 即便是不被灭掉,汉朝之人也会对匈奴产生恐惧。 

 刘彻打败了匈奴,给整个华夏百姓挺立了民族自信,这份功劳也很是巨大。 

 至于刘秀嘛。 

 那就不用说了,重新恢复大汉,功劳也是巨大。 

 “朕别的不奢求,只希望大元后世皇帝有像刘秀这样的,朕就很欣慰了!” 

 谁不希望自家后辈,有个如同刘秀这般,能够在危亡关头重新力挽狂澜的晚辈呢? 

 不过现实很残酷,忽必烈的期望注定要落空了。 

 刘秀这样能够让灭亡的朝代复活并且再度完成大一统的,在历史上那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 

 明朝末年,明思宗崇祯年间。 

 北平府,紫禁城,皇宫。 

 “唉~,人和人的运气怎么差别那么大呢?” 

 看到刘秀那么顺利地完成大一统,朱由检再想到自己登基后,常年天灾,就像是被老天爷嫌弃一样。 

 朱由检顿时羡慕起刘秀的好运来。 

 “如今局势糜烂,内有叛乱,外有建奴虎视眈眈,朕不奢望成为汉光武帝那样,只希望能够像别的中兴皇帝那样,解决危机,中兴大明,就是最好的了!” 

 “如今,朕也只能希望天幕的出现,让朕可以破解此危局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深深地看着天幕,无奈疲惫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