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阻挠

 大明朝的文官可不是一个极容易妥协的群体。俗话说的好过刚易折,但是大明朝的文官却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昔年嘉靖时期,那位一直喜欢躲在深宫里,善于使用权谋之道的嘉靖皇帝就几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其中还诞生出来好几位鼎鼎大名的“文官”

 最经典的莫不过于,嘉靖后期在外朝重用严嵩,严世蕃父子。让他们父子俩在外面为干涸的大明财政捞钱,替嘉靖挨骂时。要说大明朝谁最有钱?那没有知道。可要说哪个集团最富有?那标准答案就是除了皇帝以外,只有那群在江南传承良久的江南士大夫集团。甚至江南的商人财力可以堪比国库,皇帝虽然富有四海,但那终究是名义上的,而江南那群人确是实打实的。

 所以严嵩,严世蕃,想要给嘉靖捞钱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是想办法从江南的那群人身上捞钱。

 而这样也就会引起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 浩浩荡荡的倒严运动也便随之杀来。

 倒严的领袖是徐阶,但在跟随徐阶倒严的人群里有一个人更出名,那就是被誉为“大明第一硬汉”的人物——杨继盛。

 这个杨继盛不仅仅参与过倒严,他还参与过打倒仇鸾。不过仇鸾因为嘉靖帝早已经榨取了所有的剩余价值,加上嘉靖的唯一宠臣陆炳也参与了进来。所以仇鸾很容易就被这老兄打倒了。报完仇就接着想倒严。但他错误的估计了当时的形势,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内选择了倒严。

 因此这老兄也是被“严党”廷杖一百后,一脚踢进了锦衣卫大牢里关了起来,并且还叛了一个秋后问斩。但在锦衣卫大牢里,这位老兄身上创伤发作,他竟然把吃饭的瓷碗摔碎,一下一下的割去自己的腐肉。腐肉折磨着他,但他依然死劾严嵩。他也是凭借着这种自杀式的冲锋,为日后的严党垮台留下了理由,也在史书上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英名”。

 自古就有所谓的文死谏,武死战。可文官这样的“优秀传统”也只有在触犯到自己的利益时才能够真正出现。

 就在朱由校关于教育改革计划还没有完全铺展开来。朝中所谓的“清流们”此刻早已经蠢蠢欲动。

 太液池旁往日朱由校用来做木工的桌子旁,此刻早已经堆满了奏章。一份份奏章就如同雪花一样,朝着到现在还没下雪的京城里扑来。南京,北京大明两京六部的堂官们再次如同疯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