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挑动神经
苏州织造和这个新成立的什么对外贸易公司强强联手的消息,很快便在整个南方传荡开来。只是开始这些愚昧的大夫们,依旧还只是认为这不过是皇帝一场对外的“恩宠”罢了。无非是小皇帝想要效仿他的祖先,效仿隋炀帝来一个万邦来朝。
可伴随着泉州港第一批满载丝绸的船队,浩浩荡荡的扬帆远航,朝着世界列强在东南亚的汇聚地慢慢是驶去。这群自诩为聪明的商人没想到,皇宫之中的皇帝居然已经将目光盯到了这块肥肉上。
在郑家的强大势力支持下,在广州水师那强大的海军护送下,大明朝第一次正式的对海外贸易拉开了序幕。一行数十艘大船,缓缓的朝着日本驶去。
看着这场有官方背书的对外贸易活动,大明朝的商人们,如遭霹雳一般。只能看着皇帝胆大妄为的将手,插进了他们的口袋里。
作为大明朝最富饶的地区,南方自从明武宗以后事实上便已经形成了“听调不听宣”。承平日久,文化经济高度发达南方早已经在精神上成为了割据一方。尤其是在近百年时间,通过特定利益结合而成的南方官员牢牢的把持着朝政,这也使得在南方的私利重要性上远远大于朝廷的公利。
无论哪个朝代,亦或者是哪个时代。王朝覆灭,政权更迭。往往只有一个原因,大部分的统治者并不是不知道病灶所在,只是在强大的既得利益面前改革往往根本没办法推进,没意义的改革只会逐步的消磨着王朝的生机。尤其在王朝的后期,一个个既得利益团早已经形成了严密的组织体系,上下一心。而大明朝这群南方的仕绅们,同样也是属于这样一群既得利益集团。
依靠对外走私,南方的商人在短暂的时间积累了无穷无尽的财富,而这些财富最主要的表现便是白银,因此在随后的张居正改革中,白银逐渐代替了钞法成为了最主要的货币。并且精明的大明朝商人们,牢牢的记住的祖先的经验,记住了学而优则仕这个道理。为了财富的扩大,这群商人们只能选择最稳妥的一条路——培养官员。一个家族,倾尽全力,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士子,同样这名士子在出人头地之后,更会倾尽全力帮助自己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