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张溥(第3页)

 张溥苏州太仓人,十五岁没了父亲,跟随老母住在西铭。奋力苦学了好多年,结果一事无成,并未取得半点功名。可张溥和苏州地区所产生的其他官僚读书人一样,空谈虚浮,整天便是结交好友,探讨时政。

 天启四年一心报负国家的张溥和好友张彩等人建立了文社,

 并在天启六年创作出了他这一生的巅峰之作,五人墓碑记。天启身死,东林重新掌权,而后这个张大人,得以以蒙恩入太学,并且在崇祯四年,东林权势最盛之时,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

 纵观张溥的这一生,穷苦出身,可却最终攀附到了东林党这棵大树,而后得以平步青云。创立复社,门生弟子广布天下,也算是一个英雄人物。

 身旁好友的夸赞,可并没有让张溥迷了心智。作为一个苦出身的孩子,张溥更加迷恋权利,更加渴望功成名就。这一篇看起来气势磅礴,内蕴深沉的文章,实则不过投名状罢了。

 “两位贤弟实在过度恭维在下了。论文章我不如张彩,论才情我不如廷枢,我能写下这篇文章,实在乃是侥幸罢了。”

 “不过二位贤弟,如今正如所言君不君,臣不臣。我东林先贤,虽身死,可道未消。后而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咱们的师承一家可更得继往圣继学,为我大明开一方太平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