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知闲观山人
第437章 各有各的心思(第2页)
满洲被视为“野蛮”。他们并不像汉民族那样,严苛的遵守所谓的“宗法”,父子传承有效。在他们这个部落,子杀父,侄杀叔屡见不鲜。
摄政多年,皇太极也渴望着那个最高为重。只是在他们这,皇位的传承,可不仅仅只是一张圣旨。
在那一张看起来极为简单的圣旨后面,那可是父子兄弟多少年之间,你来我往,明争暗斗的结果。那是一个皇子在朝堂上用了多少年时间拉帮结派,构筑自己力量所形成的结果。
只是一纸空文,又怎么能够让新朝皇帝主宰朝堂大权。
对于任何朝代来说,继承人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命脉存亡的大事。俗话说的好,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临朝多年的太子,在积累了足够的政治经验之后,也有了抵抗风浪的位置。
只是努尔哈赤似乎和明朝的嘉靖皇帝,以及满清后来的雍正皇帝等一样,对于自己的继承人问题并不是很关心。
有着很大野心的努尔哈赤在舍不得放掉权利的同时,也在用着一种角斗的方式,选择自己的继承人。
但在这场角斗中,皇太极无疑是最大的获胜者。他不仅仅是大金的智囊,更也是一台狠辣的战争机器。在对外人恶毒的同时,皇太极对自己人也异常的狠辣。这么多年了,他整死了褚英,熬死的代善,现在更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十四弟被大明朝擒获,而自己还在这里慢吞吞的想办法。
胜利似乎已经足够接近。
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自己那个早已老了的父亲,就像是山林间狡诈的狐狸一样,一方面在不断的抓牢自己手中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的暗示自己。
他的父亲在不断的给自己争取时间,培养下一个接班人,这个汗位近在咫尺,可有遥不可及。
皇太极既想让这那个十四弟永永远远的留在大明朝,哪怕就算是回来,只要不和自己争夺汗王这个位置,那皇太极尽可能的会留下他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