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第二次浑河之战(下)
朱由校自从登上这大明朝皇帝的宝座,无时无刻不担忧着辽东这块土地。尽管女真人在大明朝的钢刀之下臣服了许久许久。可是中原王朝对他们了解的太少太少了,甚至可以说不少的明军将领,对待着突然发迹于辽东的异类的战术,根本就不了解。
当年的萨尔浒之战,除了情报出现疏漏以外,无论是杨镐的指挥,还是那除了李如桢以外的三位将领指挥,完完全全没有任何问题。睚眦必报的刘綎拿出了最十足的态度,就连离开战场多年的纨绔子弟杜松也打出来超出想象的指挥水平。
可是明军为什么会败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明军缺乏对满洲的了解。当刘綎大军被击溃之后,杜松立刻展现出来这一生最高的指挥水平,依靠尚崖涧组织起极为完善的防备。
可是他的炮营,他的步军,他的指挥还停留在十几年前,还停留在明朝和蒙古作战时候的指挥。面对建州的重步军疯一般的冲锋,这位老将军最终无从下手。
也正因如此,朱由校自登基以来,就一直以建州为蓝本,用陈策,戚金这些真真正正从辽东走下来的老兵,锤炼着大明朝的军队。对于如何打垮满洲的重步军,如何对抗爱新觉罗家引以为傲的盾车,硬弓明军早已经不知道模拟了多少遍。
要是两年前,在这浑河岸边,或许朱由校的内心之中还会打怵。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了!自从第一次浑河之战后,饱受锤炼的明朝军队就一直在为今天做准备。无论是卢象升雪夜下徐州,还是五千骑兵破敌人十万大军,这都是最好的证明。
不但如此,雄心壮志的明军对于如何破开满洲八旗的冲锋,更是钻研颇深。在此之前每一场演练,朱由校都严格要求所有的将领有所思所想所悟,更是一口气将十几位非常有想法的年轻将领直接提拔到了旅团以级。也因如此,大明朝西苑的军校之中,那关于如何与八旗野战的书信,稿纸就洋洋洒洒的积累了上百万字。就连久宿军中的戚金和陈策也对皇帝的专注,认真而大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