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王对王(第2页)
当皇太极知道刚才挡在他前面的这一万多人,其中一大半竟然是大明朝的王孙贵胄时候,我想那曾经被他所不齿的“朱明”的印象,将会彻底在他心头所改变。
明军全部已经完成了渡河,此刻这座战场早已经彻底的乱做一团。
奔腾的战马上,明军的骑兵很快便追上了多尔衮的残兵,并且慢慢的将他们全都死死的甩在了身后。在这支朱由校的皇帝亲兵之中,那披挂铁甲腰佩战刀的朱由校坐在马背上。紧紧的握住手中的马槊,眼睛死死的盯着前面。
春风拂面,可是这和煦的春风之下不再是包含着生机的温暖,一股极为刺鼻的血腥气狠狠的在朱由校的鼻孔中炸开。
这位贵为大明朝天子的朱由校,此刻亲自披挂上阵,眼神坚定,面色沉稳。
多年之前,萨尔浒山脚之下,看着遍野的明军尸体,皇太极曾经嘲笑道:“大明朝堂衮衮诸公,尽是登徒子。大明朝十三代君王之中,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两位马上皇帝以外,其余众多君王,不过庸庸碌碌无为之辈。上不能提刀驾马,御临战场杀敌,下不能安抚诸夷,平复朝堂。如此无能,无得,无贤之国主,怎可带好一昌盛,强大之国家。”
而今天,萨尔浒之战不过十年之后,他曾经的话语,就如同一个玩笑一样,狠狠地钻回了他的心中。
朱由校横戈驾马,而皇太极却裹足不前。
“陛下。眼下情况对我军不利啊!明朝的骑兵已经全部渡河,若是被明朝的骑兵和步军缠斗住,我军将很难脱身啊!”
看着焦灼的战场,范文程立刻担忧的喊道。
八旗子弟固然优良。可现在无论步战还是骑战明军都已经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们,攻守之势异形也。满洲八旗一旦被大明朝的步军所缠斗住,无需大规模骑兵的持续冲锋,就是仅仅依靠步军缠斗,也足够将他们彻底的粘死在这里。
自古中原缺战马,可中原最大的敌人偏偏是机动灵活的草原人。也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文化积淀下的大明朝军队。骑兵只是辅助,步军才是大明朝真真正正的当家花旦。
骑兵冲锋,讲究一鼓作气,凭借着强大的机动性,一鼓作气的直接凿穿敌人的防线。他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更是让人内心深处感到的恐慌,感觉到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