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边区入伍(第2页)

 这可不是游戏,而是真实的抗战时期,真枪实弹,是真的会死人的。

 想到这里,赵三才挺胸开口:“感谢队长的教诲,为了给乡亲们报仇,为了早日把小鬼子打败,我定会努力,早日成为一名好兵。”

 刘献国也是一脸高兴的拍了一下赵三才的肩膀,“好!很好!不愧是我们华夏好男儿!去给家里说一声,我们随后就要离开这里了。”

 赵三才一脸悲愤:“家里就我一人了。”

 刘献国一怔,随后拿起桌上的登记簿,看到赵三才所写的有力的字迹,眼前一亮,“你认得字?”

 赵三才点了下头:“小的时候跟随一个老先生学过。”

 “好!真的是太好了!”刘献国庆幸自己来到这里招兵。这个时代人们大多都是文盲,遇到一个识字的无异于大海捞针。

 对于赵三才的情况,刘献国通过独特的情报手段进行了一番了解之后,才算是完全放心下来。

 赵三才就是本村的村民,只不过灵魂却早已换成了后世之人。

 这里的征兵结束之后,刘献国便带着此次所招来的四人离开了西赵村,朝着根据地走去。

 一路上,通过交流,赵三才也对这个小队的真实情况有了一番了解。

 如今小队九人,除去新入伍的赵三才四人,包括小队长刘献国在内都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

 至于小队的装备,四把汉阳造,一把三八大盖儿。

 边区所造的手榴弹十颗,子弹人均三发。

 综上所述,小队透露着一个穷字儿。

 听刘献国说,就如今手里的这点家当还是上次伏击三道河的小鬼子分队,立了功。县大队长高兴的给予了奖励之后才拥有的。

 以前小队里还不能人均一把枪呢。

 在休息之余,队伍里的老兵们开始教导赵三才他们,八路军里面的纪律以及如何使用枪支。

 而身为小队长的刘献国则是亲自教导赵三才。

 指着手中的枪,刘献国开口:“这枪是三八式步枪,又叫三八大盖。”

 作为后世之人的赵三才自然是知道的,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小鬼子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并且一直使用到小鬼子战败,而由于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又被国人称之为三八大盖。

 “这三八大盖比汉阳造射击的准,若到了神枪手的手里,能在三百多米之外击中目标,只不过杀伤力也就小了。所使用的是六点五毫米的子弹。每开一枪,要拉一次枪栓,将弹壳退出来......接下来是端枪以及射击的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