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敌人据点(第2页)
说完话,赵三才便拿起分给自己的步枪,熟练的拉开了枪栓,然后练起了瞄准。
看着赵三才熟练的用枪技巧,张铁生的眼中浮现出了亮光。
对枪,他不陌生。
自幼就跟着父亲打猎,先前的那把猎枪在他的手中也是被摆弄的异常熟练。
但猎枪不论是构造还是性能都是不同于手中的步枪。
经过半日的了解,张铁生知晓眼前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男子,今日刚刚入伍就成功击杀了一名小鬼子。
且不论是在回来的时候,以及闲暇之余,眼前的这个男子都在练习着枪支的技巧。
虽然在张铁生眼中,赵三才对枪支的使用已然是非常的熟练了,但他却依旧在练习。
这样的情形,让他想到了父亲在世时,有事没事便会摆弄猎枪,增加对猎枪的熟练以及使用技巧。当时他不解,还询问父亲缘故,父亲告诉他,这打猎就如练功夫,只有越练才越精。一旦中断,退功如同流水即逝,学拳三年,丢拳三天,就是这般道理。
当时他还小,不明白话中意思,如今看着已能用步枪成功射杀小鬼子的赵三才,依旧还在认真练习射击本领,那不就是若不勤加练习,生怕退步的缘故吗?
同时又想到了方才赵三才所说的那句话,若没有掌握杀敌的本领,拿什么去为娘和小妹报仇呢?
想通这一点后,张铁生也重拾心情,默默端起手中的步枪,跟随着赵三才认真练习起来。
看到张铁生跟随自己练习端枪、瞄准、射击的举动,赵三才嘴角浅笑,看来言语与行动相结合的劝导,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打猎出身的张铁生本就拥有着一定的射击基础,因此学习起来并没有多大的难度。
而赵三才也从张铁生那里学到了一些在打猎时所掌握的射击技巧和经验。然后将其领悟,融入到今后的战斗中去。
次日。
看着精神状态已有改变的张铁生,刘献国一脸欣慰的对着赵三才点了下头,不负所望,值得培养。
小队训练结束之后,赵三才与张铁生并没有休息,而是寻了一处林木之地,继续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