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抗战一小兵一念浮玉
第四十八章 心之所想(第3页)
而他脑子里的那些关于边区兵工厂的一些常识,大多都是前世在一些影视上以及网络和书籍上而知。
且无非就是边区所造的武器、弹药不仅数量少,质量还得不到保证。
想到这一点,赵三才开口:“不是很清楚,不过从边区配送过来的弹药数量上以及质量上来看,应该是不怎么样的吧?”
李保卫闻言叹道:“是的。因为生产工具以及原料的缺失,再加上军工人才的匮乏,直接限制了生产的速度。因此不论是数量、质量都是无法满足前线的需要。因此,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获得物资而进行上缴,从而在进行统一分配的缘故。”
赵三才在听到李保卫的话后,内心在此感受到了先辈们抗战的不易。
在抗战时期,虽然国军会补充一些,但却是经常落实不到位。扣发欠发成了常事。因此,大多数的武器弹药还是要靠自己从战场上去获得。
那句“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歌词,也是当时艰苦情形的真实写照。
殊不知,在战场上,比杀死一个小鬼子更难的事,就是从小鬼子手里夺武器。作战凶残的小鬼子,通常是不会让我军战士轻易得到武器的,甚至“战败亦不肯缴枪”。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则数据:平型关那场战役中,在歼灭小鬼子上千人数,我军以付出六百多人的伤亡代价,却是只缴到了不到一百条完整步枪的结果。
由此可见,先辈们从无到有,直到抗战的胜利,是多么的不易。
“如今有了这座小型兵工厂,一旦上缴的话,也就能大大提高我边区兵工厂生产力。”说到这里,李保卫也看向了赵三才。
赵三才对于李保卫言语中所包含的意思,自然是知晓的,“队长,我的觉悟你是知晓的。先前我有说过,既然告诉你了这座小型兵工厂的存在,那自然是打算要上缴的。不过,我也有一个想法,想给组织反应一下,你看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