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风波再起(第2页)
颜末郑重地说道:“母亲放心,孙儿定会全力以赴。”
从王沁的房间出来后,颜末便陷入了沉思。
祝寿诗!?
那些名人的祝寿诗都是有对应的人,若是直接拿出来,肯定不适合。
若是自己写的话,又有点行不通。
难办,真的难办。
颜末回到房间,翠儿紧跟着关上房门,然后就看到颜末在屋里来回走动。
一会儿抬头看屋顶,一会儿低头看尘埃。
这让翠儿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又不敢出声,生怕打断颜末的思绪。
这时,颜末坐在桌子前,望向窗外。
这首祝寿诗,不仅要表达出对外公的敬意和祝福,还要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心意。
要是山水诗,张口就来。
可是祝寿诗,我没写过啊!
算了,死马当活马医,就不信这个邪!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颜末终于决定了这首祝寿诗的主题。他坐在书桌前,铺开宣纸,提起毛笔,蘸满墨汁,然后缓缓落笔。
随着毛笔的舞动,一个个优美的汉字跃然纸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颜末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这首祝寿诗上。他反复斟酌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力求做到完美无缺。
他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轻声吟诵,完全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
翠儿都快跟着熬成熊猫眼了,颜末一直一惊一乍,有时半夜三更,翠儿正做梦呢,只听‘啊’的一声,她只能从梦中蹦出才,然后盯着颜末。
不过,在王家老爷大寿之日的前一天,颜末终于完成了这首祝寿诗。
大寿之日,整个王家老宅都被装扮得十分喜庆。
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彩带随风飘扬,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欢声笑语。
傍晚时分,宾客如约而至。
崔家、范家、李家、沈家等名门望族纷纷前来祝贺,郡守也亲自前来,为王家老爷送上了珍贵的贺礼。
李道宗也派来的管家站在门口,王府管家一一喊出宾客送的贺礼。
“崔家送上千年人参一支!”
“范家送上白玉如意一对!”
“李家送上名家字画一幅!”
“沈家送上珍珠项链一串!”
“郡守送上翡翠屏风一座!”
……
宾客们身着华丽的服饰,面带微笑,相互寒暄着。他们的到来,让王家老宅更加热闹非凡。
而颜末则早早地来到了寿宴现场,他手中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祝寿诗帖。
寿宴开始了,王家老爷身着盛装,坐在主位上。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满座的宾客,又看向身边的儿孙。
儿孙满堂!
管家走上前来,高声说道:“今日是王家老爷的大寿之日,感谢各位宾客的到来。现在,有请各位宾客为老爷送上贺礼。”
之前,那些只是进门礼,后面还有更为珍贵的私藏。
宾客们纷纷起身,将自己准备的贺礼送上。每一份贺礼都价值不菲,让人惊叹不已。
当轮到颜末时,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走上前去。他双手捧着祝寿诗帖,恭敬地说道:“外公,孙儿颜末为您送上一首祝寿诗,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家老爷看着颜末,眼中满是欣慰。他接过祝寿诗帖,缓缓打开。当他看到上面优美的字体和深情的诗句时,不禁微微动容。
“鹤发童颜映晚霞,寿比南山福满家。岁月如歌情似海,恩泽后辈耀中华。”
王家老爷轻声吟诵着这首祝寿诗,心中充满了感动。他抬起头,看着颜末,说道:“末儿,这首诗写得好啊!外公很喜欢。”